国家档案局提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档案工作目标
本报讯 (记者 宁宇龙) 为在档案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根据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国家档案局最近在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档案工作主要目标。这是记者从刚刚召开的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获悉的。
国家档案局提出的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档案工作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翻一番”和“一个翻两番”。具体是:到2020年,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全部建成面积达标、符合规范的新馆,建筑总面积比2010年翻一番,2013年以后新设计的要努力建成绿色节能的新馆,彻底消除“无库馆”“危房馆”现象,档案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各级档案馆都开展异地备份工作;馆藏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民生档案达到馆藏的60%左右,实现档案资源体系对民生、对社会的“全覆盖”;纸质档案数字化的数量比2010年翻两番,电子档案接收工作全面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国家档案局要求各级档案部门要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档案工作,继续大力实施“三大战略”,进一步健全“三个体系”,朝着“建设档案强国”的目标奋勇迈进;要为十八大确定的建设中国特色五位一体总布局服务;要切实转变作风,实干兴档。
国家档案局还要求全国各级档案部门全面发挥档案“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全面履行档案工作“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职能,全面完成档案工作者“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在2013年重点抓好以下主要工作:根据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加强对档案流向的指导和档案收集,防止档案流失;认真收集“为民务实清廉”活动的档案;进一步规范企业档案工作;组织好三峡工程档案验收;继续开展省级区域内建设项目档案巡回检查;着手总结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经验;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推出365集专题网络视频《档案天天看——毛泽东档案系列》;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创建国家级档案馆;改进档案利用和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工作,尽量实行免费查阅;把6月9日“国际档案日”作为各级档案部门的集中活动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和《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切实加强所属机构档案工作;做好专业档案工作;继续扩大建档范围;促进民生档案工作新发展;加强档案馆库建设;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推进《档案法》的修改和档案法规体系建设;开展新一轮档案执法检查;建设以服务为主导的档案信息化体系,建立全国开放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推进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贯彻落实《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
会议总结了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的主要成绩。2012年,中央领导同志和各地方领导、军队领导重视档案工作,档案工作外部环境持续改善;各级档案部门服务党的十八大各项工作、围绕南海争端和钓鱼岛问题发挥存凭资政的作用、服务经济建设、服务民生等成效明显、作用突出;档案工作呈现诸多新亮点,建设档案强国的目标鼓舞人心,档案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档案安全保障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各项业务建设稳步推进。
会议还专题交流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经验,75个县(市、区、旗)被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授予“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称号。据悉,全国各地党委、政府对示范县创建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政策扶持、组织保障、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民政和农业等涉农部门密切配合,档案部门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创建活动使农村基层建设得到加强,也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国家档案局提出的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档案工作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翻一番”和“一个翻两番”。具体是:到2020年,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全部建成面积达标、符合规范的新馆,建筑总面积比2010年翻一番,2013年以后新设计的要努力建成绿色节能的新馆,彻底消除“无库馆”“危房馆”现象,档案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各级档案馆都开展异地备份工作;馆藏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民生档案达到馆藏的60%左右,实现档案资源体系对民生、对社会的“全覆盖”;纸质档案数字化的数量比2010年翻两番,电子档案接收工作全面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国家档案局要求各级档案部门要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档案工作,继续大力实施“三大战略”,进一步健全“三个体系”,朝着“建设档案强国”的目标奋勇迈进;要为十八大确定的建设中国特色五位一体总布局服务;要切实转变作风,实干兴档。
国家档案局还要求全国各级档案部门全面发挥档案“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全面履行档案工作“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职能,全面完成档案工作者“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在2013年重点抓好以下主要工作:根据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加强对档案流向的指导和档案收集,防止档案流失;认真收集“为民务实清廉”活动的档案;进一步规范企业档案工作;组织好三峡工程档案验收;继续开展省级区域内建设项目档案巡回检查;着手总结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经验;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推出365集专题网络视频《档案天天看——毛泽东档案系列》;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创建国家级档案馆;改进档案利用和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工作,尽量实行免费查阅;把6月9日“国际档案日”作为各级档案部门的集中活动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和《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切实加强所属机构档案工作;做好专业档案工作;继续扩大建档范围;促进民生档案工作新发展;加强档案馆库建设;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推进《档案法》的修改和档案法规体系建设;开展新一轮档案执法检查;建设以服务为主导的档案信息化体系,建立全国开放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推进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贯彻落实《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
会议总结了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的主要成绩。2012年,中央领导同志和各地方领导、军队领导重视档案工作,档案工作外部环境持续改善;各级档案部门服务党的十八大各项工作、围绕南海争端和钓鱼岛问题发挥存凭资政的作用、服务经济建设、服务民生等成效明显、作用突出;档案工作呈现诸多新亮点,建设档案强国的目标鼓舞人心,档案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档案安全保障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各项业务建设稳步推进。
会议还专题交流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经验,75个县(市、区、旗)被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授予“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称号。据悉,全国各地党委、政府对示范县创建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政策扶持、组织保障、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民政和农业等涉农部门密切配合,档案部门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创建活动使农村基层建设得到加强,也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