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全面实施电子文件归档管理
中国档案报讯 实现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是我国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点。日前,浙江大学档案馆已正式在全校范围内启用自行研发的部门预立卷远程归档系统与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并对学校各立卷部门电子文件的积累、鉴定、著录、归档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标志着浙江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全面实施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
浙江大学档案馆根据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十分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把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作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重点。首先制定并发布了《浙江大学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和《浙江大学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标准规范》,为今后的电子文件远程归档系统与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研发,以及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在学校全面实施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浙江大学档案馆利用学校档案学学科优势,将先进的档案学理论、前沿研究热点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到学校档案管理的实践之中,探索并推进学校档案的科学管理。2005年5月正式启动浙江大学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时,就提出优化传统档案管理的业务流程和实现电子文件与传统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思路,设计了基于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与OAIS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自行研发出部门预立卷远程归档系统与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系统通过试运行后于2006年4月正式启用。
目前,浙江大学档案馆通过该系统,不仅实现数据管理的一体化,而且实现业务流程的一体化。在学校业务系统中产生的电子文件通过档案馆与业务部门协商的机制与接口,直接采集到部门预立卷远程归档系统中,在业务系统外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则直接通过部门预立卷远程归档系统进行著录。将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审核纳入到档案管理的日常业务,从而确保电子文件收集、归档工作规范化、有序化。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在高校档案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中首开先河并提供了示范作用。(吴永志 金更达)
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摘编:重庆市档案局信息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