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行业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专家梳理沈阳故宫档案资料 故宫珍宝流失内幕

来源: 发布时间:2007-04-10 09:48:00 浏览次数: 【字体:

  沈阳故宫原藏有10万多件珍宝,其间几经劫掠,至伪满末年,剩余不足1700件。故宫现有的藏品基本都是后来调拨和征集所得。
  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之际,专家从相关档案资料中,解密了沈阳故宫遭受的五次珍宝大劫。
  沙俄侵略军夺走近万件珍宝
  1900年,沙俄侵略军打开盛京皇宫的大门,从而拉开了沈阳故宫接连遭受大劫难的序幕。
  1900年10月1日,沙俄侵略军开进沈阳城,盛京将军增祺闻讯,派人将凤凰楼所藏帝后“圣容”、“御宝”运出,而将先皇旧宫和大批珍藏弃之不顾。
  1903年3月11日,沙俄侵略军撤出沈阳。清朝官员接收沈阳故宫。
  通过清点发现,在沙俄侵略军占据宫殿期间,藏品丢失和损坏达万余件,其中,翔凤阁缺失器物3000多件;大小银锭8000个,共重6000两;各种金器,包括金锭、金条等总计重上万两。
  东七间楼缺失瓷器6300多件,西七间楼缺失书籍、墨刻540多件。“唐贯耳瓶”、“高宗纯皇帝御用雕漆倭长剑”等都在丢失名单之中。
  袁世凯强征11万件珍宝
  1913年冬,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呈文,经袁世凯批准,决定在北京故宫乾清门以南的太和殿等处建立“古物陈列所”。
  因溥仪居于“内廷”,宫内国宝为之“私产”,无法拿出向国人展览。于是由北洋政府议定、内务部下令征调奉天(沈阳)故宫和热河行宫所藏清代宫廷文物运至京城,作为清宫艺术品陈列展览之用。
  1914年1月至3月,调拨奉天宫殿珍宝11万多件,全部装箱,由火车运到“北平古物陈列所”。运出的大部分珍藏,几经辗转,分处数地,再未入藏沈阳故宫。
  明拿暗偷盯上故宫精美瓷器
  1908年7月,张作霖派人从故宫东七间楼瓷器库中提出精瓷数件送人;同年,奉天巡抚唐绍仪访美,行前也以奉慈禧太后旨意为名,提取奉天宫殿珍藏的瓷器为赠品。
  1909年,英国将军希吉纳听说沈阳故宫珍藏精美瓷器,就要求前往观赏,最终拿走“水云箸”、“嘉炉粟锦罐”等4件精美瓷器。
  日伪时期藏品大量外流
  1905年,日本“随军新闻记者”内藤虎次郎到沈阳故宫查阅《四库全书》等,并秘密拍照。7年后,内藤虎次郎再次进入沈阳故宫拍摄万余张照片。
  1932年到1936年,在日伪的黑暗统治下,沈阳故宫的大量藏品外流。
  国民党撤退运走3吨国宝
  1948年6月,国民党从东北撤退过程中,将共3吨重的文物,分两次运至当时的北平。
  第一批为“闵刻书”17包、88种、109函、551册;第二批为玉宝29颗、玉册32份、宋辽瓷器45件。
  历经五次大的劫难,沈阳故宫里的珍宝流失殆尽,变得空空荡荡了。

信息来源:东北新闻网
摘编:重庆市档案局信息技术处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