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行业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上海、重庆、四川2007年工作亮点

来源:中国国家档案局网站 发布时间:2008-02-07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上海
  紧紧围绕中心合作举办档案展览。在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举办的《为民务实清廉??上海市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反腐倡廉档案文献图片展》。
首次与解放军档案馆联合举办《光荣历史的见证??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档案实物展》,并联手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举办“光荣历史的见证??外滩故事晚会”,进行现场直播;还在上海科技节、上海购物节期间举办《李约瑟与上海》、《南京路老字号历史图片展》等展览。
  持续推进政府公开信息和档案查阅服务。创设上海首个档案馆日、向社会开放第18批档案,完成国家档案局下达的政府公开信息开发利用
试点任务,进一步完善政府公开信息和档案查阅的便民服务措施,市档案馆全年接待查阅政府公开信息和档案人数达1.4万多人次,较上年增长25.4%。
  充分发挥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配合重大节日和寒暑假开展迎新年、“解读上海”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光荣历史的见证”纪
念建军80周年学生主题系列活动被市文明办、市科教党委、市教委评为“2007年上海市未成年人暑期工作特色项目”之一。与本市11家中、小学签订“馆校共建协议”,建立馆校合作的长效机制。开设学生专题活动项目,被市教委列入2007年出版的《上海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版图》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活动方案选编》。
  努力打造“东方讲坛”档案文化品牌。市档案学会策划东方讲坛“城市记忆•上海的故事”系列讲座,请知名专家学者用讲故事的形式全面
“追寻”上海城市发展轨迹,满足市民文化需求,媒体以不同形式作相关报道,增强了“东方讲坛”档案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市档案馆连续第二年被市委宣传部、市社联授予“东方讲坛优秀举办点”。
  紧扣热点加强档案编研开发。及时捕捉社会热点,编发档案信息和新闻档案简报,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配合重大事件纪念活动和突
出“城市记忆”开发,出版《日军占领时期的上海》、《上海老工业》图册、《档案里的上海》、《上海档案史料研究》丛刊等;拍摄电视专题纪录片《装饰派建筑艺术在上海》、《外滩建筑》在美国迈阿密展映,受到美国观众和上海市对外友协的好评。
  适应大众需求办活档案期刊。依托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以真实性、可读性、揭秘性办好面向大众的《档案春秋》杂志,不仅发行量逐年递
增,每期以1000册的数量分别进入东航在虹桥和浦东两大机场的贵宾侯机厅,而且受到各界读者的广泛好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和总政宣传部新闻出版局批准,《档案春秋》入选“百种优秀期刊进连队”名单;还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上海故事广播频率联合推出《档案揭秘》节目,引起广大听众关注。
  依托媒体积极扩大宣传。依托各类媒体,策划制作专题宣传节目,为档案服务贴近公众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公共场所和电视台滚动播
放《记忆??上海市档案馆概览》、“档案连着你我他,依法治理为大家??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20周年” 等专题片、广告片。不断深化内外网站建设,“上海档案信息网”推出政府公开信息实用分类查询,全年实际点击数近200万,同比增长28%。
  抓住机遇努力增进内外交流。支持福建、广西、江西、陕西等省区档案局在沪举办档案业务骨干培训班;与俄罗斯联邦莫斯科市档案总局
签定合作议定书,接待来自日本、美国、英国、俄罗斯、越南和台湾地区等多批外宾和台胞;配合 “上海?孟买手拉手”活动承办“上海风情图片展”,受到印度朋友的热情欢迎。
  突出重点不断提升业务建设水平。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档案“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中华老字号”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抢救、整理、开
发合作项目启动建设;推进“城市记忆开发工程”档案服务进社区项目和宣传服务项目的实施。以《档案法》颁布20周年为契机,与区县联手开展以 “学法知法,依法治档,促进和谐建设”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全面推进机关档案工作。全面完成对区县档案馆市一级馆的复查任务,突出抓好维护民生合法权益的档案管理工作,着力做好对世博会、特奥会等重大活动的建档指导和电子公文归档管理试点等项工作。与高校合作创办“3+1”档案论坛,开辟档案学术研究的新平台。加强档案目录中心维护机制建设,加大以档案全文数字化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市档案馆数字化档案全文数据库总量超过4000万幅。接收第28届世界软件工程大会、上合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等重大活动档案和上海大隆机器厂、华通开关厂等一批知名“老字号”企业档案进馆,尝试接收市级机关归档电子公文和目录数据。征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沪公务活动档案及社会名人档案、有关上海城市发展变迁的珍贵照片等2万余件进馆。建立利用服务部门与整理编目部门互动机制,加快档案开放鉴定和目录编制工作。完成市档案馆总控室改造任务,促进条形码等先进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提高档案保护的科技含量,档案安全保护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周伟农)
  
  重庆
  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移民档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重庆市档案局会同移民等相关部门,先后向重庆市政府报送了《关于三峡重庆库区档案
工作情况报告》,形成了《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移民档案建设与管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被国务院三建委采纳,下达重庆库区移民档案工作经费4600万元,为全市移民档案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协助市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三峡工程二期淹没资料留取和移民档案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三峡工程三期、四期移民档案工作的通知》;市档案局出台了一系列实施配套文件,就移民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移交、保管和利用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加强督促检查,修订了《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移民档案检查实施细则》,不定期开展移民档案专项检查,在每次国家终验前,市档案局均先行组织市级初验。全市已经形成的二期和三期移民档案71万多卷全部达到合格标准。
  一套软件在线动态监管全县党政文档。荣昌县档案局建立起了依托县党政电子信息网的全县一体化文档电子管理网络系统,实现各单位每
一件文档的运行(包括文档发布标准、文档数量、处理程序、运行状况、归档范围的确定、保管期限的划分等)均达到全程动态管理;轻松统一规范了全县文档管理格式和标准,极大减少了各单位购置单机板的重复建设和维修等经费开支;为馆藏资源数字化向信息资源转换提供了中转平台,真正实现在线目录级或全文级检索馆藏数字化档案和已公开现行文件资料查询的统一平台;及时检查和指导各单位、各镇档案整理和档案目录录入,有效地推进全县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了全县档案工作的办公自动化,通过计算机接受局领导批示和下达的工作任务以及返回办理结果,业务指导快捷、超前、高效。(刘学国)
  
  四川
  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修订后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正式施行;经省政府同意正式印发了《四川省档
案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省级各部门(单位)向省档案馆送交已公开现行文件资料的通知》、《四川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
  档案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取得新成效。各级档案部门积极开展直接面向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全年共接待利用者40多万人次,提供利用档案
100万余卷次,举办《和谐成都》、《记忆盐都史,传承爱国魂》等专题展览100余次,编辑出版了《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历次代表大会简介》、《留在抚边的红色记忆》等档案文献史料60余种。
  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的档案工作取得新成绩。各地档案部门主动介入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新领域档案工作,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林
权制度改革、房地产管理、社会保险、特色农业、小额农户贷款、人才市场管理、婚姻、“留守儿童”等关系民生的新领域档案工作,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
  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又有新发展。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工作成效显著,全省完成12286个立档单位的审定任务,审定率逾80%;档案规范
化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完成综合档案馆规范化评审31个,累计实现规范化管理184个,建成率已达91%,完成机关档案室规范化评审3788个,累计评审12235个,建成率已近70%;综合档案馆库房新建17个,在建8个,已规划立项15个;建成现行文件利用中心或窗口157个,局域网71个市,开设档案资源网站32个;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已累计完成63万卷,占应抢救数的32.3%;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得到加强,档案馆藏不断丰富,征集了老红军档案、彝族“毕摩”文化等珍贵档案资料;全年举办各种培训班200余期,培训专兼职干部1万余人。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