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档案显两院士赤子情怀
扬州网记者 周晗 通讯员 施宕轩
从扬州走出去的科学巨擘吴征镒、吴征鉴,一生都有哪些非凡成就,曾获得过哪些荣誉,有着怎样的济世情怀?昨天下午,我国著名医学生物学家吴征鉴的长子李伟,受植物学泰斗吴征镒院士委托,专程来扬,向市档案馆捐赠两位科学巨擘的一批珍贵实物档案资料。
捐赠珍贵档案再现吴氏风云
俗称“九十九间半”的吴道台宅第,在近代扬州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都有不寻常的地位。吴道台宅第人才辈出,曾先后走出两位院士及一位科学家,其中,吴征鉴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是著名的医学生物学家;吴征镒是中科院院士、著名植物分类学家,一门中出了多个俊杰,这在全国也罕见。
在昨天的“吴征鉴吴征镒院士档案捐赠”仪式上,年届八旬的李伟老人将父亲吴征鉴及叔父吴征镒的相关史料照片手迹等赠送给我市档案部门收藏。
1933年出生于扬州的李伟是吴征鉴的长子,原名吴昌文,1947年离开扬州参加党的工作。后从事国家安全工作,便换作了现在的名字。
153张原版照片见证科学巨擘非凡成就
“捐出这些档案是为了让后人更多地了解吴氏先辈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同时丰富扬州档案部门的馆藏,为扬州文化博览城的建设献出绵薄之力。”李伟介绍,此次捐赠的这批吴征鉴吴征镒生平资料均为多年来悉心保管,能够将它们移交给家乡的档案部门,是整个吴氏家族的共同心愿。
在这批档案中,包括吴征鉴生前研究黑热病撰写的书籍;153张珍贵的原版照片;参加毛主席逝世一周年及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典礼大会的出席证等诸多珍贵证件,以及上世纪70年代末参加全国科学大会的代表证、出入证等。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中还有一张吴征鉴在1956年参加全国科学规划工作会议时与其他科学家一起与毛主席、周总理的合影。
特别遗嘱尽显老科学家赤子心
在这些史料档案中,哪一件意义最深远?李伟透露,一份父亲于1982年4月写下的遗嘱最为特别,当时的吴征鉴因患癌需动手术,这份遗嘱就是于手术前写就的。
遗嘱中特别提出“死后不要搞遗体告别,不要开追悼会,去世之后,将自己的遗体献出作病理解剖,贡献给医学事业,并要求火化后将骨灰撒在西北旺药用植物场肥田……”一字一句,尽显一位老共产党人毕生情系祖国医学事业的赤子之心。
“这份遗嘱是我们吴氏后人最为看重的珍贵资料,父亲的遗嘱教导我们子子孙孙一辈子光明做人,这样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受用无穷。”李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