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行业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北京市档案馆新馆已获市发改委批准立项

来源:中国档案报 发布时间:2011-08-19 08:56:00 浏览次数: 【字体:

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士祥主持召开
北京市档案馆新馆建设专题协调会
新馆建筑面积将达11万平方米 市发改委已批准立项 

  本报讯 (特约记者 张轶群) 8月11日,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士祥主持召开市档案馆新馆建设第三次专题协调会。会议就加快推进市档案馆新馆建设形成一致意见。会议听取了北京市档案局馆长陈乐人关于市档案馆新馆建设进展情况的汇报。据悉,市发改委已于近日批准了市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新馆建设地点在朝阳区广渠路,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市档案馆、城建类档案库区和公共设施。
  李士祥在讲话中强调了新馆建设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北京档案事业发展很快,特别是经过了“十一五”期间筹办、举办奥运会,筹办、举办国庆60周年庆典活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给档案工作提出了许多新任务。档案部门在国家档案局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开拓创新,服务大局,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按照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市民生活、服务国际交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市档案馆新馆正是在这样一个事业发展所需的条件下进行的。建设新馆除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贯彻集约发展、集约建设的思想,在未来使用上提供更大的便利。市委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档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质量要达到世界水平,市政府“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把市档案馆新馆作为公益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建筑建设好。市档案馆新馆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意义重大,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
  李士祥对新馆建设提出3点要求。第一,要精心组织。一要精心组织好审批,要履行好相关手续,各部门要积极支持,严格审批、规范审批、加快审批,让市档案馆新馆建设经得住考验;二要精心组织设计,要有高水平的设计,特别要兼顾档案馆的专业性和使用的便利性,要有首都风格,体现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三要精心组织好施工,控制好成本,把握好工期、质量、成本和安全。第二,要科学建设。一要选好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既要符合程序,又要诚信可靠;二要加强组织,成立“北京市档案馆新馆建设联席会”,联席会下设工程建设办公室,由市档案局馆负责具体工作。第三,要合理使用。一要集聚智慧,合理分配方案。贯彻集约发展、集约建设的创新理念,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管理,实现集约式管理,合理分配方案,体现集约,体现智慧,体现便利;二要创造统一管理、使用便捷的管理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档案部门要抓住新馆建设这个难得的机遇,以此为契机,解放思想,转变档案管理方式,形成一个飞跃、形成一个转折,实现档案管理的创新,创造首都模式,创造档案管理服务的新水平。
  市委、市政府有关同志,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委、市住建委、市交通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市政市容委、市园林绿化局、市民防局、市地震局、市公安局交管局、市公安局消防局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