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阴见敏 建家庭档案馆 收集家族档案
盛世编史、纂志、修谱,近年来,过去皇室名门、大户人家才有的家庭档案,现也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了新鲜事。离休干部阴见敏,今年80岁,1949年参加革命,从部队到地方,长期担任秘书工作,养成收藏习惯,并有意识地收集、保存自己及家人的资料,长达60余年至今不断,建立了家庭档案馆。
阴见敏1991年从湛江农垦职工学校离休后,就开始整理全家资料,建起家庭档案馆。他自已动手用鞋盒、衬衣盒、礼品盒、月饼盒、挂历纸等制成档案盒、档案袋、档案相册,形成卷宗,按时间排序,分门别类,给每件档案材料编码归类入册,装订或装盒,书写封面,最后设在固定的档案位置。阴老的家庭档案分16个部份,123卷,林林种种,条目清晰,涵盖了衣、食、住、行、工作、生活等方面,字数超过500万,涉及几代人,跨度百年,包括家史卷、感恩卷、成长卷、工作成果卷、家庭各成员历史卷、家政大事卷、家庭理财卷、金婚卷、旅游卷、珍品收藏卷、相册卷、藏书卷等,详尽地记录下自己80年风雨人生及家庭的点点滴滴。阴见敏的住房,有12个标准铁箱和8个大木柜,整齐地摆放着档案卷宗,房屋塞得严严实实,凝聚着耄耋老人的心血。阴老认为,办家庭档案馆,提高了家庭文化品味,陶冶了情操,对保持良好的记忆力有很大的帮助。
从湛江市档案部门了解到,阴老收藏的档案规模大,种类多,属我市首个较规范的家庭档案馆。市档案局正对其进行指导,使之更加完善。局长王小冰说,生活中有许多值得珍藏的记忆,建立家庭档案,记录了家庭生活的真实历程,能起到对国家档案资料起补充作用,很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