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信息建档案服务网络进社区
新华网河南频道7月25日讯 南阳日报报道:(记者段平通讯员杨清波)今后,南阳市将建成有效的救助网络体系,对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信息化管理,并使救助工作深入社区。这是7月21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的。
据悉,为建立健全救助管理的有效联动机制,南阳市将成立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协调委员会,加强与公安、城建、财政、交通、卫生等部门的协作,重点解决跨省救助、交通运输、救助人员查询、危重病人救助等问题。为此,市民政部门将根据要求,积极做好建立救助管理信息系统的准备工作,各县区积极筹建救助站,被救助人员建立电子档案,争取在今年全面建立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全国、全省救助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网。同时,还将认真开展救助管理工作进社区活动,形成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社会救助服务网络,使救助工作更加社会化、多样化。
此外,根据市民政部门统计,南阳市今年上半年共受理求助1810人,对符合条件的1667人实施了救助,其中未成年人及危重病人占有相当比例。为此,市民政部门将进一步解决好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精神病等人员的救治工作,确定市中心医院、南阳医专附院等9家医院为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同时,为做好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南阳市将争取建立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信息来源:南阳日报
摘编:重庆市档案局信息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