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民生档案”免费开放 遗失的资料也能“找回”
巢湖市一位姓迟的老人曾在合肥一家窑厂工作,现要办低保,可从前的个人资料全部丢失了,于是他想起了省档案馆。3月19日,记者从省档案馆获悉,去年全省各级档案馆接待利用者近20万人次、提供档案近50万卷(件),利用者除安徽本省的外,还有来自浙江、河南、山东、上海、内蒙古等地的。
在一般人看来,档案似乎非常神秘:单位查阅档案,必须持有关部门的介绍信;而百姓进档案馆则更难。不过现在档案馆离老百姓越来越“近”了。据介绍,省档案馆共藏有档案46万卷(件),目前未涉密的档案和现行公开文件均无偿向市民开放。一般市民只需持有合法证明(身份证或工作证、介绍信等),都可以利用档案馆的开放档案。
近年来,档案馆作为信息中心的地位逐渐被人们认知,市民查阅档案意识也逐渐增强。仅去年,省档案馆就接待市民近千人,查询档案7000多份。此外,各市、县的档案馆接待的市民也不在少数,如定远县档案馆一年的档案利用数量就超过了模改前20年的总和。
记者了解到,市民到档案馆查阅资料情况往往五花八门,主要用途则是为了维权。很多人通过查档解决了低保、养老保险等政策享受问题。比如,有市民曾经受过政府奖励的,来查当年的记录落实待遇;有查询职务资料,准备职称晋升材料的;也有调阅公私合营企业材料,查询工龄买断的。通过这些资料的查询,不少悬而未决的难题都找到了“佐证”。
省档案局有关人士介绍说,很多人以为档案离自己很遥远,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只要市民个人跟政府方面打过交道,在政府档案中留下记录的,都可以查得到,比如房产登记、招工用工、人事变动、毕业分配、人事派遣等。一般说来,普通市民个人未必会注意保留这些资料,而一旦需要时,档案馆里浩如烟海的资料就可以起到作用了。(胡霞利)
在一般人看来,档案似乎非常神秘:单位查阅档案,必须持有关部门的介绍信;而百姓进档案馆则更难。不过现在档案馆离老百姓越来越“近”了。据介绍,省档案馆共藏有档案46万卷(件),目前未涉密的档案和现行公开文件均无偿向市民开放。一般市民只需持有合法证明(身份证或工作证、介绍信等),都可以利用档案馆的开放档案。
近年来,档案馆作为信息中心的地位逐渐被人们认知,市民查阅档案意识也逐渐增强。仅去年,省档案馆就接待市民近千人,查询档案7000多份。此外,各市、县的档案馆接待的市民也不在少数,如定远县档案馆一年的档案利用数量就超过了模改前20年的总和。
记者了解到,市民到档案馆查阅资料情况往往五花八门,主要用途则是为了维权。很多人通过查档解决了低保、养老保险等政策享受问题。比如,有市民曾经受过政府奖励的,来查当年的记录落实待遇;有查询职务资料,准备职称晋升材料的;也有调阅公私合营企业材料,查询工龄买断的。通过这些资料的查询,不少悬而未决的难题都找到了“佐证”。
省档案局有关人士介绍说,很多人以为档案离自己很遥远,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只要市民个人跟政府方面打过交道,在政府档案中留下记录的,都可以查得到,比如房产登记、招工用工、人事变动、毕业分配、人事派遣等。一般说来,普通市民个人未必会注意保留这些资料,而一旦需要时,档案馆里浩如烟海的资料就可以起到作用了。(胡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