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院档案基础业务基本实现标准化
人民法院报牡丹江9月17日电 全国法院档案信息化工作现场会今天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全国法院的档案现代化管理意识明显提高,基本上实现了档案基础业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到2006年底,全国共有93%的法院档案管理达标升级。
据悉,全国法院库藏档案的数字化和现有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这两项基础工作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完成了对库藏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实现了档案的在线查询。黑龙江、天津、浙江、云南等高院及部分中级法院也对库藏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另有不少法院正着手开展这项工作。电子文档的即时归档工作也有良好的开始,一些法院建立了电子数据信息系统,从立案环节开始生成数据,实现了网络即时归档、在线查询和利用。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负责人指出,人民法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力争到2010年底,有80%以上的人民法院完成库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同时实现新生成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网上归档和调卷;完善档案目录中心建设,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拥有一支适应档案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基本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负责人强调,今后一个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注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要切实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完成库藏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建立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抓好新生成电子文件的管理与归档,实现从生成到保管的一体化管理;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推进档案信息化成果的应用。各级法院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档案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要强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要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据悉,全国法院库藏档案的数字化和现有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这两项基础工作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完成了对库藏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实现了档案的在线查询。黑龙江、天津、浙江、云南等高院及部分中级法院也对库藏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另有不少法院正着手开展这项工作。电子文档的即时归档工作也有良好的开始,一些法院建立了电子数据信息系统,从立案环节开始生成数据,实现了网络即时归档、在线查询和利用。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负责人指出,人民法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力争到2010年底,有80%以上的人民法院完成库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同时实现新生成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网上归档和调卷;完善档案目录中心建设,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拥有一支适应档案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基本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负责人强调,今后一个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注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要切实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完成库藏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建立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抓好新生成电子文件的管理与归档,实现从生成到保管的一体化管理;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推进档案信息化成果的应用。各级法院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档案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要强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要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