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档案工作花开大连为社会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近年来,大连市各区市县档案工作异彩纷呈,为各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了力量。
中山区档案局注重在居民中拓展家庭建档,几年来共指导2000余户家庭建立了家庭档案。每个社区都树立了家庭建档的典型示范户,更好地发挥和谐家庭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近年来,他们又进一步挖掘特色家庭档案的建档工作。仅中山区昆明街道办事处就建立了10种特色家庭档案:有剪报之家、友谊之家等,他们的家庭档案积聚特色,观赏性和收藏性很强。
沙河口区档案局注重做好社区档案工作。李家街道锦霞社区是全区档案工作的一个缩影。他们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利用档案资源,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先后投入资金近3万元,把社区档案工作全面开展起来。开展社区档案资料的征集活动。一年时间,就征集到各种有价值的文字、照片、录音、录像等档案资料近万份,为社区建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西岗区注重做好家庭健康档案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卓有成效地开展。
他们建立和完善了对慢性病病人归纳管理。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合同兑现管理,对低保人群实行优惠管理,对残疾人进行康复指导管理。同时,在各居民家均留有中心及负责医生联系电话,建立起慢性病康复网络。加强对老年人和低保人员,特别是对残疾人进行重点回访。
甘井子区不断加强村级档案标准化建设,并在“三农”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村级档案的保障和服务作用。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各村财会档案为完成一千多个企业的资产评估、明晰产权、维护集体利益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全区城市化工作中,村级档案为农民转市民,办理农民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服务。
金州区档案局为现代农业提供档案支撑。建立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档案网络,广泛传播农业实用技术,有效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较好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结合“科技推广年”和全区综合农业增产技术,利用档案资料编写蔬菜科技宣传单、科技刊物、蔬菜实用技术手册、无公害操作规程和宣传资料,利用往年档案中的生产记录现场指导,传播蔬菜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常识。
旅顺口区档案局会同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集中力量抓好我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社会保障档案工作。目前劳动局系统保存的档案总数达到47266卷,形成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种类完备的社会保障业务档案体系。
开发区档案馆将全区机关部门的文书、城建、声像、财会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方便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2004年市政府又将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出口加工区与我区合并,档案被全部接收进馆。资源整合后,开发区档案馆档案门类得到极大的丰富,形成了本地区颇具规模和特色的档案资源保管和利用基地。
普兰店市档案局会同普兰店市农村信用联社建立农户经济信用档案,为发放贷款提供依据。目前已逐村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全辖共建立农户经济档案167000户,评定信用户127000户。通过评信建档,简化了贷款手续,方便快捷,及时满足了农户小额贷款的资金需求,适时、例题、适量的投放贷款。仅去年一年,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5.5亿元,68000户农民得到了收益。
瓦房店市档案局积极发挥档案在农民增收工作的作用,开展专题调研,并在炮台镇进行试点。炮台镇26个村、13180个农户全部建立农民增收档案。依据档案中翔实的资料,炮台镇党委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规划。群众高兴的说:“小小档案袋,使干部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服务越来越到家了,我们致福奔小康,越干越有劲头,越有奔头了”。
庄河市档案局,以农业发展和农业增收为中心,以拓宽农业和农村档案信息渠道为主要手段,积极探索利用档案信息的新路子,拓展服务领域,努力使档案信息成为农村各级领导的好参谋,农业科技部门的好帮手,农民致富的好顾问。徐岭镇在各村按类别建立了6种档案,并发挥档案网络优势,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
长海县档案局针对水产县的特点,建立三级渔业科技档案信息网络。把县海水养殖研究所列为重点建设单位,建立了县海水养殖研究所???各乡镇科技服务站???养殖生产大户的三级网络。他们从县海水养殖研究所现有档案资料入手,整合科技档案信息,建立有效的信息检索系统,使其档案管理达到了省级先进标准。县海水养殖研究所充分发挥科技档案信息的转化作用,为全县海水养殖业户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使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科技生产力,养殖生产获得了大面积丰收。(记者姜云飞)
中山区档案局注重在居民中拓展家庭建档,几年来共指导2000余户家庭建立了家庭档案。每个社区都树立了家庭建档的典型示范户,更好地发挥和谐家庭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近年来,他们又进一步挖掘特色家庭档案的建档工作。仅中山区昆明街道办事处就建立了10种特色家庭档案:有剪报之家、友谊之家等,他们的家庭档案积聚特色,观赏性和收藏性很强。
沙河口区档案局注重做好社区档案工作。李家街道锦霞社区是全区档案工作的一个缩影。他们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利用档案资源,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先后投入资金近3万元,把社区档案工作全面开展起来。开展社区档案资料的征集活动。一年时间,就征集到各种有价值的文字、照片、录音、录像等档案资料近万份,为社区建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西岗区注重做好家庭健康档案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卓有成效地开展。
他们建立和完善了对慢性病病人归纳管理。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合同兑现管理,对低保人群实行优惠管理,对残疾人进行康复指导管理。同时,在各居民家均留有中心及负责医生联系电话,建立起慢性病康复网络。加强对老年人和低保人员,特别是对残疾人进行重点回访。
甘井子区不断加强村级档案标准化建设,并在“三农”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村级档案的保障和服务作用。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各村财会档案为完成一千多个企业的资产评估、明晰产权、维护集体利益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全区城市化工作中,村级档案为农民转市民,办理农民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服务。
金州区档案局为现代农业提供档案支撑。建立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档案网络,广泛传播农业实用技术,有效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较好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结合“科技推广年”和全区综合农业增产技术,利用档案资料编写蔬菜科技宣传单、科技刊物、蔬菜实用技术手册、无公害操作规程和宣传资料,利用往年档案中的生产记录现场指导,传播蔬菜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常识。
旅顺口区档案局会同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集中力量抓好我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社会保障档案工作。目前劳动局系统保存的档案总数达到47266卷,形成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种类完备的社会保障业务档案体系。
开发区档案馆将全区机关部门的文书、城建、声像、财会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方便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2004年市政府又将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出口加工区与我区合并,档案被全部接收进馆。资源整合后,开发区档案馆档案门类得到极大的丰富,形成了本地区颇具规模和特色的档案资源保管和利用基地。
普兰店市档案局会同普兰店市农村信用联社建立农户经济信用档案,为发放贷款提供依据。目前已逐村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全辖共建立农户经济档案167000户,评定信用户127000户。通过评信建档,简化了贷款手续,方便快捷,及时满足了农户小额贷款的资金需求,适时、例题、适量的投放贷款。仅去年一年,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5.5亿元,68000户农民得到了收益。
瓦房店市档案局积极发挥档案在农民增收工作的作用,开展专题调研,并在炮台镇进行试点。炮台镇26个村、13180个农户全部建立农民增收档案。依据档案中翔实的资料,炮台镇党委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规划。群众高兴的说:“小小档案袋,使干部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服务越来越到家了,我们致福奔小康,越干越有劲头,越有奔头了”。
庄河市档案局,以农业发展和农业增收为中心,以拓宽农业和农村档案信息渠道为主要手段,积极探索利用档案信息的新路子,拓展服务领域,努力使档案信息成为农村各级领导的好参谋,农业科技部门的好帮手,农民致富的好顾问。徐岭镇在各村按类别建立了6种档案,并发挥档案网络优势,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
长海县档案局针对水产县的特点,建立三级渔业科技档案信息网络。把县海水养殖研究所列为重点建设单位,建立了县海水养殖研究所???各乡镇科技服务站???养殖生产大户的三级网络。他们从县海水养殖研究所现有档案资料入手,整合科技档案信息,建立有效的信息检索系统,使其档案管理达到了省级先进标准。县海水养殖研究所充分发挥科技档案信息的转化作用,为全县海水养殖业户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使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科技生产力,养殖生产获得了大面积丰收。(记者姜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