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展上看历史变迁
【南京日报报道】9月19日,“南京百位名人档案展暨珍贵档案复制品交流展”在朝天宫市博物馆开幕,一件件档案诉说了历史的变迁和百姓生活的变化。
林散之曾提议加强水利建设
林散之是当代书法大家、当代草圣,可他的另一个身份??“林县长”,南京人却知之甚少。1951年,长江流域发洪水,地处江北的江浦县受灾情况严重。当时身为江浦县副县长的林散之实地察看了灾情,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起草了3000多字的发言稿提议加强江浦水利建设,在1952年江浦首届各界人士人民代表大会上作了发言。昨天展出的林散之原稿,虽然稿纸已泛黄,但蓝黑钢笔字迹却十分清晰,揭示了一代书画大家关心百姓疾苦的爱民之情。
“金陵厨王”菜谱首次亮相
“吃在丁山”,当年曾是丁山饭店总厨师长的胡长龄被国内美食界一致公认为淮扬菜一代宗师,因此他又有一个“金陵厨王”的称号。昨天首次展出的“胡长龄创作菜谱和学习笔记”,把已故厨王做菜的秘密和盘托出。据了解,为了掌握胡长龄做菜的“别别窍”,曾有人重金求购这部手稿,而胡长龄的家人却把手稿捐给了南京市档案馆,作为一笔宝贵财富留给后人。
百姓“收支账”见证生活变化
这次入围百位名人档案的,除了有傅抱石、林散之、袁晓园、丁泽民、陈鹤琴、朱刚、斯霞、业治铮、吴为山、黄丕谟等名人之外,还有许多普通百姓。桂玉英就是其中一位。
曾是小学老师的桂玉英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她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用练习本记录家庭每月的收支情况:“1971年7月8日,买米20斤、油1斤,花了8.3元”、“1981年10月1日,买带鱼两斤,花了1.45元”……这几十本家庭开支账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生活巨大变化的最好证明。国家档案局专家评价说,桂玉英的这些账本从百姓视角揭示了国家变迁,他们有意收藏这份珍贵档案。
据了解,这次展出的300多件档案是从全市百万件档案中“淘”出来的,相当一部分是镇馆之宝,时间跨度从清嘉庆年间至今,见证了南京200多年的历史。(南京日报记者 吕宁丰)
林散之曾提议加强水利建设
林散之是当代书法大家、当代草圣,可他的另一个身份??“林县长”,南京人却知之甚少。1951年,长江流域发洪水,地处江北的江浦县受灾情况严重。当时身为江浦县副县长的林散之实地察看了灾情,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起草了3000多字的发言稿提议加强江浦水利建设,在1952年江浦首届各界人士人民代表大会上作了发言。昨天展出的林散之原稿,虽然稿纸已泛黄,但蓝黑钢笔字迹却十分清晰,揭示了一代书画大家关心百姓疾苦的爱民之情。
“金陵厨王”菜谱首次亮相
“吃在丁山”,当年曾是丁山饭店总厨师长的胡长龄被国内美食界一致公认为淮扬菜一代宗师,因此他又有一个“金陵厨王”的称号。昨天首次展出的“胡长龄创作菜谱和学习笔记”,把已故厨王做菜的秘密和盘托出。据了解,为了掌握胡长龄做菜的“别别窍”,曾有人重金求购这部手稿,而胡长龄的家人却把手稿捐给了南京市档案馆,作为一笔宝贵财富留给后人。
百姓“收支账”见证生活变化
这次入围百位名人档案的,除了有傅抱石、林散之、袁晓园、丁泽民、陈鹤琴、朱刚、斯霞、业治铮、吴为山、黄丕谟等名人之外,还有许多普通百姓。桂玉英就是其中一位。
曾是小学老师的桂玉英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她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用练习本记录家庭每月的收支情况:“1971年7月8日,买米20斤、油1斤,花了8.3元”、“1981年10月1日,买带鱼两斤,花了1.45元”……这几十本家庭开支账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生活巨大变化的最好证明。国家档案局专家评价说,桂玉英的这些账本从百姓视角揭示了国家变迁,他们有意收藏这份珍贵档案。
据了解,这次展出的300多件档案是从全市百万件档案中“淘”出来的,相当一部分是镇馆之宝,时间跨度从清嘉庆年间至今,见证了南京200多年的历史。(南京日报记者 吕宁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