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兴起家庭建档热 照片收据日记全都变档案
延庆县新兴西社区宋东老人家,柜子里码放着20多个档案盒。宋东1999年从延庆县档案局退休后,就开始整理家庭档案。他的家,也成了延庆县档案局开展家庭建档工作的试点家庭之一。
眼下,延庆县档案局正在开展家庭建档入户指导工作,帮助社区居民系统整理、留存在生活、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资料,推动市民建立科学、合理、完整的家庭档案,让更多市民像宋东老人一样,拥有自己的家庭档案。
因为在档案局工作过,宋东家的档案,也套用了档案管理的方法。他将家庭档案分三类:一是文书档案,包括文字记录、家电说明书等;二是声像档案,包括照片、光盘等;三是实物档案,包括像章、证书等。宋东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通过档案把很多事记下来,查找起来很方便。”
宋东说,总结记录一些参加过的活动,比如去哪儿旅游,到过哪些地方,日后再回头看看,别有一番感受。他经常记录家里发生的事、国家发生的事等等。在他家的声像档案里,有很多照片,包括旅游、婚宴、过生日的照片等。宋东说:“一边收集一边看照片,回忆回忆过去,重新体会当时的那份快乐,很有意义。”此外,只要是有纪念意义的,老人都喜欢收藏,比如不同时期不同面值的粮票、毛主席各个时期的像章等等。
延庆县档案局指导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家庭档案是家庭及家庭成员生活中和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可归属个人保存备查的文学、图表、声像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家庭档案的整理,就是将处于零散状态的家庭材料,进行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家庭档案种类繁多,包括文字类、声像电子类、实物类、资料类4大类,涉及证件、家庭理财、家电设备、交往、子女成长和工作成果等15小项。
延庆县档案局将陆续在全县范围内,通过开展家庭建档入户指导和开设大讲堂等方式,推广家庭建档,使居民认识到完整的家庭档案是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法律证明,是家庭日常生活管理的参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