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关于中西部地区县级档案馆建设座谈会传达提纲

来源:馆室处 发布时间:2011-06-03 08:43:00 浏览次数: 【字体:
     5月9?14日,国家档案局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座谈会,对县级综合档案馆项目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会议基本情况
     这次会议由国家档案局主办,云南省档案局承办。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白庚胜、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干部张毅以及中西部省级档案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档案局负责人和有关工作人员等共计61人参会。市档案局况由志局长和档案馆(室)业务指导处曾金处长参加了会议。
     会议采取现场参观、大会经验交流发言、分组讨论和集中总结的方式进行。10日,与会代表参观了在建的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档案馆和昆明市安宁市档案馆。这两个馆的共同之处是馆址选择好,建筑规模大,投资总额大。楚雄市档案馆建筑规模为11000多?,总投资2785万元,其中中央支持637万元,省州市配套1251万元。昆明市安宁市档案馆建筑规模为7700?,总投资5156万元,其中中央支持662万元,省市县配套4007万元。11日上午召开了大会,云南、辽宁、江西在大会上介绍了本省实施《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情况。会后,进行了分组讨论和大会总结,杨冬权局长作了总结讲话。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相互交流、借鉴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的经验、做法,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二、会议主要精神
     (一)《规划》实施情况
     一是部分省区落实了省级补助项目资金。26个实施《规划》的省级区域,如云南、陕西、青海、新疆、黑龙江等部分省区都落实了省级配套建设资金。二是出台了落实《规划》的办法。如云南印发了《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江西印发了《县级档案馆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办法》等。三是启动了档案馆建设。全国纳入“十二五”中央支持项目的档案馆共计1209个,去年和今年,国家发改委共下达中央资金12亿,补助342个档案馆。其中,去年中央投入6亿支持的203个档案馆,截至3月初,有84个开工建设,还有119个项目未开工,占总数的58%。
     (二)座谈交流情况
     况由志局长代表我市在座谈会上发了言。况局长谈了我市县级档案馆建设中的三个明显问题,一是已建档案馆均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遗憾,如库房的围护结构普遍不符合要求;二是已建档案馆“五位一体”的功能不突出,主要表现在对外服务用房尤其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用房面积偏小;三是已建档案馆文化氛围不浓,档案文化特点和地域特色不鲜明。为此,况局长提了三点建议,一是请求国家档案局加大对我市实施《规划》支持力度,将有馆无库和面临严峻的安全隐患的县档案馆纳入“十二五”中央支持项目。二是建议国家档案局加强对我市实施《规划》的技术指导。档案部门普遍缺乏项目建设方面的专门人才,做好档案馆项目建设经验不足。三是建议国家档案局与国家发改委加强对我市实施《规划》的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
     (三)杨冬权局长讲话内容
     11号下午16:30时,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进行了总结讲话。他主要讲了两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杨冬权说,《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将中西部地区2066个县级综合档案馆纳入,确定1209个县级综合档案馆为“十二五”中央支持项目,占列入《规划》项目总数的60%。去年9月和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了2010年和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两年共投资项目342个馆(2010年203个,2011年139个),下达中央资金12亿元,这两个计划还要求地方投资8亿元,中央和地方投资加起,共20亿元。其中我市有涪陵、彭水、酉阳、武隆4个馆获得中央补助,计3000万元,区县政府也落实了相应的配套资金。一是关于开工情况,2010年获得中央支持的203个馆中,有84个开工建设,占总数的42%。辽宁、福建、广西、重庆、云南已全部开工,有49家实际建筑面积超过中央核定的规划面积。二是关于地方资金配套,云南、陕西、青海、新疆、黑龙江等部分省区落实了省级配套建设资金。三是关于项目管理情况。云南、四川、江西、内蒙等地均印发了有关资金管理、项目管理、项目设计、项目审查、项目验收等方面的管理办法,贵州省档案局还与县级档案局签订了项目建设责任书,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四是关于列入规划情况。辽宁、福建、重庆、西藏等已将地方档案馆建设纳入了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杨冬权讲的第二个内容是今后实施《规划》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杨冬权强调的第一个问题是执行《规划》的严肃性。一是科学安排。即各地区在编制年度中央投资计划进度时,应充分调研论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二是抓紧施工。2010年中央投资支持的203个项目中尚有119个没有开工建设,占总数的58%。他要求去年和今年的投资项目最迟在今年10月底前开工。三是严禁压缩建设规模。他说,压缩建设规模,实际是变相挪用了专项资金,这是不允许的,是要追究责任的。他强调,少一个平方米也要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档案局报告并退回中央补助资金。他要求省级档案部门切实负起督促检查责任。国家档案局将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适当时机进行检查,发现有压缩建设规划的,今后将不再核批该省的其他中央投资补助项目,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四是严禁减少功能用房。杨冬权说,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减少档案馆功能用房,他说,办公室可以少,功能用房绝不能少。五是守规矩,不添乱。杨冬权说,最近一个时期,部分列入《规划》但未获得“十二五”中央支持的馆陆续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档案局反映,希望纳入“十二五”中央支持项目。今年两会期间,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递交建议和提案,要求加强档案馆舍建设。国家档案局将再次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争取,如争取不成,就只能服从大局。杨冬权强调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执行项目的规范性和程序性。他要求一要抓好设计、施工相关环节。二要抓好工程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三要建立项目数据库。杨冬权强调的第三个问题是项目地方投入的主体性。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投资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的。但投资的主体是地方财政,不能颠倒主次。一要落实好建设用地。二要落实好地方配套资金。三要抓住建馆之际将馆舍运行经费及其他事业经费列入地方经常性财政预算。杨冬权强调的第四个问题是做好建安工程与新馆使用的衔接性。一要把档案馆馆舍建设与土建完工后的基本设备、设施配置、办公经费等统筹考虑。二要与创建国家一级档案馆和档案资源整合统筹考虑。杨冬权说的第五个问题是关于项目的廉洁性。不能出现“大楼起来了,干部倒下了”的情况。
     在讲话中,杨冬权对重庆实施《规划》也给予了表扬,称赞我市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启动快。截止2011年5月,我市已动工或竣工的有万州、涪陵、彭水、酉阳、武隆、荣昌、永川、北碚等10个馆,绝大多数档案馆建筑规模都大于中央核定面积。我市去年获得中央补助经费的彭水县档案馆已经投入使用,涪陵区档案馆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今年获得中央补助经费的武隆县档案馆已投入使用,酉阳县档案馆主体工程也已经完工。其他“十二五”尚未获得补助的如万州、南岸档案馆已经完工,永川、荣昌、北碚档案馆已经动工。
     三、关于贯彻这次座谈会精神
     第一,局(馆)党组及时组织传达和认真学习杨冬权局长讲话,吃透领会精神实质,统一认识,明确要求,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实施和监督、指导。
     第二,及时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员会进行沟通,对如何实施好、落实好《规划》形成共识。同时,向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我市县级综合档案馆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反映实施《规划》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便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第三,利用《重庆档案》杂志、《重庆档案信息网》对这次会议的精神进行宣传报道,刊登况由志在会议上的发言讲话,以及利用区县档案工作北部片区协作组(铜梁)会议时作专题传达。
     第四,完善区县综合档案馆新馆建设方案设计审查制度,加强对项目设计方案的监督指导。市档案局成立区县综合档案馆建设工作指导组,对区县新馆项目的选址、设计方案、规划布局、建设规模进行指导和督查,对中央投资的区县档案馆建设项目进行检查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符合要求的,不能投入使用。
     第五,建立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市档案局要研究制定《重庆市区县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明确建设项目相关环节的监督管理要求。这次会议再次强调,档案馆建设属地方事权,区县政府是项目投资主体,中央资金属补助性质。因此,各区县档案局应积极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汇报,落实资金投入,争取及早启动档案馆建设项目,改善档案馆硬件保管条件,满足国家对档案馆提出的“五位一体”功能定位的要求。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