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0/5/9 14:26:07

本地档案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丰都县档案事业 “十一·五”工作回眸

作者:葛治均 来源:丰都县档案局 发布时间:2011-05-22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十一?五”期间,丰都县档案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重庆市档案局的大力指导下,全县广大档案工作者负重自强、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全县档案工作连续5年被评为重庆市档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特别是2010年度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名列重庆市40个区县第一名。
    各级领导重视程度空前。通过积极汇报和争取,重庆市政府市长黄奇帆亲自为该县档案馆筹建发动企业赞助350万元,争取河北省对口支援档案馆建设资金300万元;重庆市档案局等相关市级部门为县档案馆建设、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等给予大力支持;该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每年都要向重庆市级有关部门汇报档案工作,争取领导重视;同时,该县县委、县政府把档案工作纳入对部门、乡镇(街道)的责任目标考核、纳入社会事业评选表彰先进范畴。特别是2010年档案馆建设项目纳入重庆市委巡视组巡视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该县档案事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率先建成重庆市县级一类档案馆。以总投资1600余万元,主体工程占地961.3平方米、建筑面积6111.8平方米的新档案馆竣工,成为该县档案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崭新里程碑。该馆对外服务、办公业务、档案库房等各类功能用房设置基本达到《国家档案馆建设标准》建标(103-2008)中县级一类档案馆的相关指标。2007年12月,国家档案局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组参观该馆时,充分肯定了丰都县档案馆建设的规格和布局,一致认为这是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第一个按国家新档案馆建设标准建设的新馆。
    管理职能职责进一步强化。在新一轮县政府机构改革时,该县把城市建设档案馆职能整合到综合档案馆;在确定“三定”方案时,对档案部门不但没有“缩编减员”,而是在重庆市区(县)档案局(馆)中突破性地增加1个内设机构和增加4名人员编制,实现了机构人员“双增加”。增编后机构编制部门破除单位进人一般要求在县内选调并需留余编的做法,特许县档案局(馆)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公务人员。另外,该县县委采取改非、调出、调入、内部提拔等办法不断调整充实和优化局(馆)领导班子结构。目前又专配一名档案馆馆长,在重庆市区县档案系统中开了局长、馆长分设的先河。
    移交档案进馆规模超前。新档案馆建成后,为大规模接收档案创造了条件。该县精心制定了大规模接收档案方案,并指导督促档案移交进馆工作。从2008年以来,全县共接收134个单位8万余卷(册)档案。同时,档案馆馆藏档案目录录入27万条,全文扫描30万页;30个单位完成目录录入15万条,重要档案全文扫描25万页。
    档案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以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行政村建档工作。目前,全县30个乡镇(街道)、277个行政村、53个社区居委全部建档,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被市档案局选定为示范样板,并组织全市40个区县档案局(馆)实地观摩学习。2007年正式建成丰都档案方志网站,并开设“三农档案”栏目。民生档案工作扎实推进,其中土地、林地界线权属、婚姻状况、解决纠纷及办理低保、社保等档案利用率大大提高。该县三峡工程三、四期移民档案顺利通过国家、重庆市验收过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二轮土地承包、社会保险、民营企业、重大项目等各类档案工作顺利推进;收集已公开现行文件681件,积极建成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并对外正式开放。   
    行政执法环境进一步优化。该县档案部门被纳入全县法制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大、政府法制部门等领导亲自带队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对档案管理不善、不按规定及时移交档案进馆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发出整改通知书并督促整改,对发生较为重大的档案违法案件单位和个人给予行政处罚。特别是2010年对该县兴义镇财政所私自销毁会计档案进行了严肃查处,县纪检部门对档案管理员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县档案部门给予兴义镇政府8000元的行政处罚,切实维护了档案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