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绍文子女、亲属关心支持潼南地方志编纂工作
收录、介绍本籍知名人物,是编纂地方志书的一项重要工作。潼南县在编纂《潼南县志(1986~2005)》时,拟将杨尚昆、杨白冰、郑绍文等著名人物收录其中,一可记录这些著名人物革命、战斗、光辉的人生经历和为党为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二可以其从青年时期就立志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并矢志不渝,为之奋斗一生,最终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奋斗历程,给后人以教益和启迪。
郑绍文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党组成员。他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郑绍文1905年11月出生于潼南县三汇场(今小渡镇),1993年10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为征集有关郑绍文的照片、文字等史料,今年7月,县志总编室人员先后两次到小渡镇,向镇里有关领导,文化部门人员,郑绍文侄子郑四金、侄孙女郑德玉调查了解,并深入该镇双桥村五社黄桷沟,查看郑绍文故居保护、使用情况。
当县志总编室人员向郑四金、郑德玉等讲明为编纂《潼南县志》征集史实时,他们立即表示一定大力支持,积极协助。随后,郑四金及家属在家里翻找。遗憾的是,因保管不善,照片已找不到了,最后只找到了一本《郑绍文回忆录》。为了进一步征集史实,我们请郑德玉与远在北京、广西的郑绍文的子女联系,向他们征集照片。郑德玉当即表示马上联系。郑绍文子女对潼南老家拟将其父收录《潼南县志》感到十分欣慰,立即找出13张照片,连同《郑绍文生平》、2005年新四军研究会组织编写的关于新四军军级以上干部的回忆文章----《郑绍文》等文字资料寄回潼南。9月16日,郑德玉将这些资料转送至《潼南县志》总编室。《潼南县志》总编室立即将这些珍贵资料登记,并将照片装入专门相册,按有关规定移送潼南县档案馆。潼南县档案馆收到此件后,将其与邓小平、江泽民、杨尚昆、李鹏等题词原件,杨尚昆的照片等放在一起,永久保存,以供利用。
郑绍文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党组成员。他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郑绍文1905年11月出生于潼南县三汇场(今小渡镇),1993年10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为征集有关郑绍文的照片、文字等史料,今年7月,县志总编室人员先后两次到小渡镇,向镇里有关领导,文化部门人员,郑绍文侄子郑四金、侄孙女郑德玉调查了解,并深入该镇双桥村五社黄桷沟,查看郑绍文故居保护、使用情况。
当县志总编室人员向郑四金、郑德玉等讲明为编纂《潼南县志》征集史实时,他们立即表示一定大力支持,积极协助。随后,郑四金及家属在家里翻找。遗憾的是,因保管不善,照片已找不到了,最后只找到了一本《郑绍文回忆录》。为了进一步征集史实,我们请郑德玉与远在北京、广西的郑绍文的子女联系,向他们征集照片。郑德玉当即表示马上联系。郑绍文子女对潼南老家拟将其父收录《潼南县志》感到十分欣慰,立即找出13张照片,连同《郑绍文生平》、2005年新四军研究会组织编写的关于新四军军级以上干部的回忆文章----《郑绍文》等文字资料寄回潼南。9月16日,郑德玉将这些资料转送至《潼南县志》总编室。《潼南县志》总编室立即将这些珍贵资料登记,并将照片装入专门相册,按有关规定移送潼南县档案馆。潼南县档案馆收到此件后,将其与邓小平、江泽民、杨尚昆、李鹏等题词原件,杨尚昆的照片等放在一起,永久保存,以供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