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潼南档案局三项工作获市级奖励
近日,市档案局、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公室分别下发渝档发〔2010〕71号、渝委史〔2011〕1号、渝志办发〔2010〕31号文件,公布了2010年度全市评先评优结果,潼南档案局三项工作均获市级奖励:档案工作获市二等奖,党史资料征编工作获市先进集体,地方志工作获市先进单位。
档案工作获市二等奖。一是在夯实档案工作业务基础方面取得新成效。指导县检察院和公安局、法院机关档案室分别成功创建目标管理市级示范单位、市一级单位。指导民丰农化等全县50多个单位规范了重点工程档案、婚姻档案等的立卷、归档。与县林业局密切配合,做好了全县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我局被县委、县府评为先进单位,1名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二是在改善档案工作发展条件方面取得新成效。积极主动与市档案局对接,成功争取市档案局将我县列入西部地区档案馆建设第一批给予资金补助的区县上报国家档案局等部门,预计可争取到较大数额的资金补助。三是在拓宽档案工作服务领域方面取得新成效。积极配合县农委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协助县府办、蔬菜产业局、原糖酒公司等做好档案整理归档工作,并接收7000多卷档案进馆;完成了机构改革合并部门档案规范整理处置和印章封存进馆工作;做好了社保、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了农户建档试点;对全县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开展了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上报市局。四是在提高档案工作服务水平方面取得新成效。积极争取资金,全面启动了县档案馆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完成档案全文数字化扫描2200多卷。争取到了市档案局重点档案抢救保护补助经费12万元,完成了重点档案抢救1000余卷。全年累计接待来馆来电查档5000多人(次),利用档案8000卷(次)。
党史资料征编工作获市先进集体。一是组织力量,投入资金,完成了20余万字的《中共重庆历史?潼南卷》(1928-2006)的编纂工作,现正在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今年上半年即可出版发行。二是深入挖掘有关党史资料,撰写了资政文章16篇,办好了《潼南史鉴》和《档案史志信息》内部刊物,全年出刊了《潼南史鉴》6期、《档案史志信息》30期。三是做好了潼南县革命老区申报认定工作,组织人员收集、整理、撰写了大量有关老区认定史料,形成了具有说服力的申报材料上报市相关部门,得到肯定和认可,有望申报成功。四是认真组织开展了全县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确定革命遗址19处,形成了《潼南县革命遗址普查报告》、相关表册及光碟上报市委党研室等部门。
地方志工作获市先进单位。一是以县政府名义召开了全县地方志工作会议,举办了地方志编纂培训班,加快了部门志编纂进度,并全面启动22个镇乡街志书编纂。目前,51个修志部门中,有20个部门已完成了编纂出版任务,10个部门志稿已通过评审准备出书,9个部门基本完成初稿,12个部门正在收集资料着手编纂;40个编修资料长编的部门中,有18个完成了编修工作。二是《潼南县志》总纂全面提速。全年完成13万字的《潼南县志?大事记》和20余万字的县委志、县府志等部分分志的撰写;整理完成了2万余字的《潼南县2009年大事记》。三是完成了《教育志》、《国税志》、《农行志》等的评审修改工作。四是积极开展读志用志工作,在《潼南文化》开设“史海钩沉”栏目和出刊《潼南史鉴》内部刊物6期,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刊发史志文章30篇,在有关媒体上发表10篇;多篇文章、信息被市志办《地方志工作》采用;全年接待社会用志300余人(次),积极提供地情资料服务,发挥了志书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