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档案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档案里的重庆特产 | 江津花椒——麻得过瘾 香得地道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31 12:00:08 浏览次数: 【字体:

江津是中国花椒之乡,也是青花椒物种起源、品种驯化栽培、药食同源利用和现代青花椒产业的发祥地。从《诗经》中的“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到现代餐桌上的必备调味品,江津花椒以其庞大的产量、卓越的品质,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a7b808351aec4d65acdfaf64061c65c7.png

江津被认定为中国花椒之乡(江津区档案馆馆藏)

47b00aa408bc46e89060e3434f2c7b6b.png

江津花椒被评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江津区档案馆馆藏)



自然馈赠:独特的地理孕育优质花椒

地理气候优势。江津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处北半球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热冬暖,光热同季,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且湿润多阴。春季及时充足的降雨,为花椒开花、坐果创造了独特条件,使江津成为全国花椒成熟期最早的产区。而丰富的水资源,也保障了夏季高温伏旱期花椒的灌溉需求,为花椒生长提供了稳定的自然基础。

产品特性。江津花椒因品种叶片多至九叶,得名“九叶青”,属3—7米高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果实、果枝、叶片、种子均带香味。树皮呈黑棕色或绿色,有瘤状突起;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1枚;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单性或杂性同株;蓇葖果成熟时为绿色,内含1—2粒黑色有光泽的种子。江津花椒的品质尤为出众,果实饱满、色泽油润、清香扑鼻、麻味纯正。鲜花椒呈酱绿色,光泽亮丽,油腺密而突出;干花椒为青绿色,有光泽,油腺同样密集突出,麻味浓烈持久,香气浓郁沁人。经检测,其挥发油含量、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均优于参照值,花椒酰胺、醇溶性提取物优于文献值,不仅是烹饪调味的佳品,还兼具治疗肾虚耳鸣、明目、杀虫、祛脚气等功效。

 d3751bec5d194cbfa0c1a0353c841afd.png

结满果实的九叶青花椒(江津区档案馆馆藏)

 

历史溯源:千年传承的文化瑰宝

物种起源与演变。大量文献记载了巴郡(重庆)花椒物种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据《山海经·中次七经》记载“有木焉,名曰帝屋,叶状如椒,反伤赤实。”《山海经·中次八经》记载:“琴鼓之山,其木多谷,柞,椒,拓。”梁代《名医别录》中记载“蜀椒生武都川谷及巴郡”,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记载“施州一种崖椒,叶大于蜀椒”,《本草纲目》记载“崖椒,此即俗名野椒也,不甚香”,其中所述崖椒即为江津普遍存在的野生花椒,包括竹叶花椒、毛叶竹叶花椒、两面针、异叶花椒、砚壳花椒等原变种和变种。《本草汇言》记载“外有蔓椒、崖椒、北椒等,味虽辛而微带苦,不甚香,仅砍煮鸡鸭鹅羊猪鱼肉等,杀诸腥气”,表明花椒在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之前,巴国崖椒(现在的野生花椒,竹叶椒等青花椒类)已用于去腥调味,见证了江津花椒在中华文明中的悠久历史。

文化内涵与民俗。重要特产往往与地方文化紧密相连,江津花椒在饮食、民俗、历史遗迹、康养等文化领域均扮演重要角色。清代《随园食单》记载的“麻婆豆腐”,其正宗做法便强调需用江津花椒;民国时期重庆火锅的兴起,更将江津花椒的独特魅力推向全国。在民俗中,花椒寓意“娇贵、多子、多福”,因此有“花椒陪嫁妆、送亲伴椒苗、筵席自有花椒在,洞房花生椒籽不可少”等民间习俗。“塘河祭祀”“塘河婚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唱大戏”“赶庙会”等传统活动中,都能看到花椒元素的身影。明代建筑王爷庙的戏楼台额上,至今留存松、竹、梅、椒图案。此外,花椒药食同源的历史已有1700多年,其富含的酰胺、芳香精油具有杀菌、祛湿、镇痛等功效。在江津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下,花椒泡脚、沐浴等传统习俗延续至今,成为当地百姓养生保健的方法之一。

 

工艺革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传统工艺传承。江津花椒的传统制作工艺凝聚着世代椒农的智慧,从采摘时机的把握到晾晒火候的控制,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传统工艺讲究“三晒三晾”,通过自然晾晒让花椒充分释放香气,虽耗时较长,却能最大程度保留其天然风味。

 d48d2eb3c17945f6880dd724cf2bbc7e.png

关于同意成立江津花椒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办公室的批复重庆市档案馆馆藏)

未来规划与展望。为立足全国花椒市场,江津规划建设占地300亩、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亿元的国际花椒产业城,推动花椒精深加工与贸易集群发展,形成加工营销一体化格局。未来,江津将以生态产业发展为核心,发掘保护花椒文化遗产,建设科技研发、生态种植、加工营销、质量认证示范基地;开发涵盖高品质原料、调味品、日化产品、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品、副产物加工品等4大系列52种精深加工产品;延伸生态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创建国内外知名品牌,实现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三链融合,促进生态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和“中欧班列”通车,以及国内消费升级,江津花椒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迈向更广阔的市场。

6b0d16cdb3dc4631b926a3c09d51bc93.png

在中央党史展览馆展示的江津花椒(江津区档案馆馆藏)

这缕穿越千年的麻香,正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篇章。从《诗经》的吟咏到火锅的沸腾,从“三晒三晾”的古法到山椒素的科技提取,它既是巴渝文化的活态传承,也是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53万亩椒林连绵,58亿元产值跃动,这条融合了农耕智慧与现代创新的产业链,正让“九叶青”的芬芳随中欧班列飘向世界。未来,这枚小小的青果将继续以生态为根、文化为魂、创新为翼,让东方味道成为全球共享的味觉记忆。

 

供稿:江津区档案馆

作者:邓雅文 谢秋月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