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里的抗战故事 | 雾都之光
1929年2月15日,重庆市政府正式成立。1932年9月,重庆市政府接管设备十分简陋、管理比较混乱、经营状况不佳的重庆烛川电灯公司。此后,刘航琛、康心如等人发起筹设“四川省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并成立了重庆电厂筹备处。1933年夏,开始动工建设发电厂厂房、安装发电机器设备以及铺设电线线路;1934年7月,重庆电厂建成;8月发电厂开始发电供电,主要供应当时重庆市市区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电力。1935年2月,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且以股本形式筹集资金。1935年1月22日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董事会选举潘仲三为董事长、胡仲实、康心如为常务董事。当年重庆电厂发电量就达到了398万千瓦时。1937年2月18日,重庆电力公司向四川省建设厅递交呈请设立登记文稿。当时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是潘仲三、石体元、胡仲实、周见先、周季梅、康心如、刘航琛、陈怀光、卢作孚,注册资本总额为国币二百万元。7月,重庆市政府给重庆电力厂下发登记凭单,准予在重庆市大溪沟设厂制造。至此,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专门供给重庆市全市的电光、电热、电力作为该公司的主营业务。
为抗战新购发电机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随着抗战局势的变化,日军相继占领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等地。南京国民政府的机关以及华北、华东、华南等地一大批企业、学校、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等纷纷内迁,其中,迁移至重庆的企业数量最多。企业内迁结束时,迁移到四川省的企业260家以上,其中迁至重庆的工厂大约243家,占到内迁工厂总数的一半以上。在重庆的机关、学校、企业、社团等都需要用电。重庆市用电需求短期内增长了数倍之多。
1938年1月27日16时,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市区模范市场电力公司总部紧急召开临时董事会,参加会议的有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康心如、胡仲实、周季海等人。电力公司的董事、监事、部分股东等聚集一起商讨如何应对当时抗战局势,如何应对日军对重庆的空袭,如何避免敌机轰炸电力公司的发电设备、线路等,重点讨论了电力公司新机器设备安装等事情。参会人员对于电力公司应对突然大幅度增长的用电需求各抒己见,有的人认为新增用电量较大,电力公司在战时短期内难以满足新增用电需求;有人提出,保障电力供应是支撑抗战的重要举措,要想尽办法、克服困难保障全市用电。经过多次讨论,临时董事会通过了电力公司新机器设备安装报告、电力公司防空设备条款等同抗战密切相关的内容。5月20日,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十次董事会指出,因为迁川各个工厂为生产所需纷纷订购,重庆电力公司现有发电量已售罄。为此,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决定新增加一部四千五百瓦发电机。此时,如果电力公司新增加发电机,公司资产总额会由六百万元增至九百万元,而整个电力公司资本总额才二千五百万元,资产总额占资本总额比重过高,公司以后经营活动等必将因流动资金较少而捉襟见肘。6月21日第三十一次董事会作出决定,电力用户增加,发电机不胜负荷,需要在原来计划上加购新机。由于战时外汇限制非常严格,加上购买发电机款项未能筹集全,即使款项齐备也难以汇出;同时还面临外汇汇率高、海路运输通道被日军占领等问题。重庆电力股份公司为保障内迁机构、企业、学校等用电,确保抗战电力供应,最终决定通过新增资本和贷款购买两部四千五百瓦发电机。
防轰炸迁移发电设备
日本为了迫使中国投降,自1938年初开始对重庆进行无差别轰炸。同年,国民政府在重庆颁布了《防空法施行细则》。2月12日,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临时董事会,商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下令要重庆电力公司转移、隐藏发电机器,另外选址建设新发电分厂等事宜。7月25日,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再一次紧急召开临时董事会商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下令迁移发电机一部,以防止空袭破坏发电厂,使电力设备免受损失等事宜。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22日前已经完成了两部一千瓦发电机拆装,计划在距离重庆市三十里的杨家渡建设新厂。
▲1938年7月25日,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临时董事会决议档案(重庆市档案馆藏)
1939年,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为防止日军飞机轰炸,把已经拆装的两部一千瓦发电机,分别做了安排。一部一千瓦发电机安装在长江南岸的弹子石,继续发电供给重庆;另一部一千瓦发电机则直接出售给搬迁至重庆的兵工署第五十兵工厂,直接用于兵工生产,制造抗战武器装备。此后,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又将一部原来安装在市区大溪沟的四千五百瓦发电机迁移到鹅公岩的山洞内继续发电。此时,该公司发电量已经达到每年一万一千千瓦,每个月发电量达到了五百万度。
▲1938年9月20日,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十四次董事会记录(重庆市档案馆藏)
为抗战坚持经营
日军飞机轰炸造成重庆电力公司厂房、线路、器材、人员等都遭到严重损失,重庆电力公司的用电户也由一万五千多户下降至九千余户。1940年5月至9月16日,重庆电力公司被日军轰炸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二百六十二万三千四百六十三元四角一分。9月17日,日军又轰炸了重庆电力公司发电总厂,厂房直接中弹四枚,损失巨大。南岸铜元局、沙坪坝等地也遭到轰炸损失较大。面对日军狂轰滥炸,重庆电力公司的人员积极抢修受损发电设备,加紧更换破损供电线路。
正是由于重庆电力公司在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不懈坚持,使得作为战时首都的重庆能够在抗战时期有较为稳固的电力供应,使得在山城的各个机关、企业、学校、社团、科研机构等保持正常运转,使得雾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阴霾中保持亮光。
作者:温长松
作者单位:重庆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