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档案游巴蜀 | “天下第一灯”自贡灯会
在众若星辰的中国节庆中,始于唐宋的自贡灯会,记载了历代自贡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从1964年“首届迎春灯会”开始,60余年延续举办灯会的历史长盛不衰。自贡灯会从“区域民间民俗活动”到“国内著名节庆活动品牌”,从“中国文化走出去亮丽名片”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重要组成项目”,成为享誉盛名的“天下第一灯”。
▲第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来源:自贡市文化旅游集团)
翻开历史档案,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张张泛黄的纸页,记载着自贡灯会的发展轨迹,揭示了自贡灯会的成长与蝶变,展示了自贡彩灯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能力,体现了地方党委政府传承弘扬彩灯文化的坚定决心,奏响了自贡灯会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的时代乐章。
1964年初,为营造春节节庆氛围、提振全市人民的信心、满足城乡居民文化需求,自贡市人民政府主办,市总工会牵头承办了新中国成立后自贡市的第一届灯会——1964年“迎春灯会”。此举开启了自贡灯会成为节庆品牌的先河。
▲1964年1月3日,自贡市总工会关于庆祝春节举办全市灯会费用的通知(自贡市档案馆馆藏)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灯会——1964年“迎春灯会”(自贡市档案馆馆藏)
1986年9月,自贡市市委、市政府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以前瞻眼光和战略谋划作出决定:“连续举办多年自贡春节灯会,1987年春节举办时,正式更名为自贡国际恐龙灯贸会”。“灯会搭台,经济唱戏”成为自贡灯会贯穿始终的主旋律,此举不仅为自贡灯会——这一“区域节庆活动”注入了时代主题,更使之成为自贡经济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展示窗口。自此,自贡灯会与改革开放和时代主题紧密结合,并逐步成为自贡市振兴经济、实现老工业城市转型的重要抓手。
▲1986年9月9日,自贡市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举办一九八七年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的意见(部分)(自贡市档案馆馆藏)
1988年,久闻自贡灯会盛名的北京“国际旅游年”组委会,诚邀自贡市于6月5日至7月10日在北京北海公园共同举办“北京北海龙灯会”(以下简称“北海灯会”),此次北海灯会轰动京城、一炮走红。北海灯会的成功举办,助推自贡灯会大踏步走出四川盆地、走向全国,由此开启了自贡灯会产业化的发展新格局。
1990年,新加坡裕华园力邀自贡灯会前往展出,自贡灯会加速了与世界接轨的步伐。当年9月20日晚,“中国自贡灯会”在新加坡裕华园亮灯,举办方为自贡灯展团敬赠了“天下第一灯”锦旗。自贡灯会在新加坡展出17天,共吸引20多万名游人观灯,获得广泛好评。自此,“天下第一灯”的美誉,传遍了国内外,也开启了自贡灯会海外展出的征程。从东南亚到欧美国家,35年间,自贡灯会已先后赴8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张亮丽名片。2024年,自贡灯会在境外展出104场,实现对外贸易7746.51万美元。
进入新世纪,在自贡市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不少懂技术、会管理的“彩灯体制人”纷纷“下海”创业。这些勇闯天下的自贡彩灯人,成为了弘扬彩灯文化的主力军、彩灯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截至2025年3月,自贡彩灯、仿真恐龙经营主体达2396户(其中企业1793户),彩灯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产值近60亿元,在国内外灯展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5%和92%。
2007年,自贡彩灯传统制作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自贡灯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品牌;2024年,“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贡灯会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项目,提升了自贡灯会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技艺和中华文化内涵,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认同感。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公布截图
回溯自贡灯会60余年发展历程,既有几代彩灯工匠的群体文化守护、技艺传承,有现代彩灯人科技融合、技术创新,更有地方党委、政府为之谋划的战略布局,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注入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助力,自贡灯会在与时代发展同步、与改革开放共振的大潮中扬帆远航。
供稿:自贡市档案馆
作者:江波
策划、视频制作:四川省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