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档案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185万余卷丰富重庆档案!重庆广电多平台即将全新上线

来源:重庆市档案馆 发布时间:2024-02-06 19:16:08 浏览次数: 【字体:

2月6日上午,重庆市档案局、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在广电大厦举行合作签约仪式。重庆市档案馆馆长李小平,重庆市委保密委专职副主任、市委办公厅机关党委书记李维,重庆市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鹏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

 

6c2ac96b2b4c4e9cb4615b6eda389210.png 

 

签约仪式在《读档时光》中拉开序幕,主持人丁君军、谭波尔和何苗苗诵读了《邓颖超致潘仰山书信》、《红绸背后的红岩故事》、《徐南雄日记》三份珍贵档案,讲述了三个动人的档案故事。随后,主持人发布了三方合作首批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思政课和《第1档案》之“档案里的今天”短视频栏目。

 

fdc77859adb24e20b18ae7e79210bcad.png 

f8c43bee91494224812cee7d3fb9a06d.png 

 

《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思政课是在重庆市委办公厅、市纪委监委机关、市档案馆联合承办的同名线下展览基础上开发打造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澎湃、殷夫等革命先烈,焦裕禄、杨善洲等新中国优秀共产党人,更增加有杨尚昆、聂荣臻、王朴、饶国模等重庆籍或在重庆奋斗工作过的优秀共产党人,他们与家人的合影、往来书信、家规、谈话记录稿、追忆文章、工作笔记、题词、诗文等珍贵档案资料,将以视频、音乐、主持人讲述、现场互动的形式呈现。思政课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巡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三方将在重庆广电第1眼新闻“影像频道”开设《第1档案》内容专区。专区的第一档栏目《档案里的今天》将以短视频的方式,在档案中找寻重庆历史发展的瞬间,典藏市民情感,传承历史文化发展的根脉,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重庆文化栏目。预计2月起,在重庆广电第1眼新闻APP影像频道、重庆市档案馆官网、微信公众号首发,在《重庆影像库CBG》等第三方新媒体同步刊发。

 

重庆市档案馆馆长李小平与重庆市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鹏分别在仪式上致辞。

 

李小平表示,市档案馆与广电集团的合作由来已久,取得了很多成果,感谢广电集团一直以来对档案事业的支持和帮助。此次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专班打造档案文化精品项目,是贯彻落实袁家军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把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挖掘好、展示好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档案开放,发出档案声音,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行动。

 

b6d7acdf278c4b83a7014aafe724073d.png 

 

李鹏表示,此次三方合作意义重大,重庆广电将发挥好资源、人才、平台优势,三方携手做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创造性挖掘和创新性传播。完成签约后,三方要将工作清单化、目录化,画出框架图,把一页页档案制作成一条条视频,讲述一个个好故事,开展和打造一系列大型活动与电视栏目。以“小”切口讲述“大”故事,努力推出“10万+”高质量新媒体产品。面向全国、面向国际,多平台全方位发声,讲好重庆故事,传播重庆声音。

 

b32d64c907fa435fa0b67f964d99ce1f.png 

 

合作将整合全市档案资源,特别是市档案馆185万余卷丰富馆藏和重庆广电版权中心近40余万小时重庆历史影像资料,并充分发挥重庆广电的宣传优势、平台优势、制作优势,从创新文化IP打造、文化展览与活动举办、珍贵音视频档案修复、保护及口述史料征集等方面,进行深度探索。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