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自治县完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档试点工作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农村产生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是农村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是新阶段农村经济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发展和壮大,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2009年,按照市档案局的安排,彭水自治县档案局组织工作人员对全县86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了档案工作专题调研。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组建、运营、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档案,它们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市场运作、法律维权、技术创新和活跃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对档案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有所增强,对收集、保管、使用档案的主动性也有所提高,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档案管理也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作为专业组织对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二是对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缺乏了解,三是对档案工作的要求规范毫不知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档案工作基本处于无序状态。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认真履行档案管理的职能职责,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功能,切实推进档案管理规范化工作,助推全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彭水自治县档案局将“完成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档试点工作”列入今年“6210”工作目标,并纳入科室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
试点工作中,彭水档案局首先选取了全县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彭水县苗香优质米专业合作社作为试点对象,由单位分管领导带领业务科室工作人员,多次深入该社开展调查研究和业务指导,于7月中旬完成试点工作。
彭水县苗香优质米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是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7年被重庆市供销社评为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经济组织,现有社员2668人,入社股金约30万元,年销售额约600万元。在建档试点中,配置了一个专用档案柜,落实一名兼职人员综合管理各门类档案,制定了档案室职责、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文件材料收集与归档、档案保管与库房管理、档案借阅利用和保密、档案鉴定销毁等6个管理制度,整理了管理类、基本建设类、会计业务类、照片类、实物类共五个门类的档案,其中管理类有290件22盒,基本建设类有一个项目,共1卷,会计业务类有13卷,照片104张2册,实物29件,并建有全宗卷。
为了减轻农民专业组织的负担,试点过程中,坚持服务第一的宗旨,除提供车辆、人员主动上门开展业务指导外,还无偿提供档案装具、归档章及其它相关档案整理工具,深受服务对象的欢迎。试点的顺利完成,为下一步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全面推广规范建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