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0/5/9 15:02:25

本地档案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档案故事:不让须眉的重钢女子采矿队(图)

作者:罗丽霞 来源:重钢集团档案馆 发布时间:2016-03-03 14:15:36 浏览次数: 【字体:

        2016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重钢档案馆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重钢綦江铁矿女子采矿队队长杨德云、副队长王启芳。她们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女工骄傲——上世纪70年代,她们与10多位花季姐妹一起,以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勇气,扛起国内首个女子采矿队的大旗。翻开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两位曾经的“铁姑娘”为我们讲述了40多年前鲜为人知的工作秘辛……

綦江铁矿平硐矿区女子采矿队

    井下采矿是一项极其劳累、危险的重体力劳动。在改革开放以前,即使是在国营矿山,工作条件也异常艰苦。在某些矿山,井下采矿仍采用长壁前进式,人工打眼,黑火药爆破,手工破碎;井下照明,除大巷有电灯外,在掌子面仍需要点桐油灯和电石灯;井下运输,仍离不开人工背矿、推矿。因其如此,井下采矿鲜有女性参与。在有些地方,甚至连女子下井也成了不成文的禁忌。
    上世纪七十年代,“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思想,极大地鼓舞着中国妇女,全国上下 “三八女子钻井队” “三八突击队” “铁姑娘战斗队”……如雨后春笋,各类宣传屡见报端。此时,在重钢綦江铁矿,素来以脏、累、苦、险著称的重体力、高强度劳动——井下采矿,正被一群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姑娘勇敢挑战,她们扛起女子采矿队的大旗,成为了一群名符其实的矿山“铁姑娘”。
    今年已64岁的重钢女子采矿队队长杨德云仍然清楚地记得:1975年的一天,当时还是绞车女工的她正在参加班组学习,值班长徐传家读到纸报上“三八突击队”的事迹,大家纷纷议论:不如我们也成立一个女子采矿队。没想到这一想法得到了矿领导的大力支持。1975年12月11日,綦江铁矿平硐矿区女子采矿队正式成立,杨德云被推荐成为女子采矿队队长。
“争做新中国第一代女采矿工”成了那时矿山青年女工们的梦想。
    女子采矿队刚刚成立就有11名队员,后来增加到16名,她们平均年龄22岁,过去都是从事车工、破碎工、开绞车、压风机等技术工种或比较轻松的地面工作,也有参加工作直接要求到井下采矿。

来自各个岗位的女子采矿队的姑娘们。第一排左起:周开先、张宣会、罗泽珍、帅成玉、饶光玉(矿团委书记);第二排左起:明秀琴、蒋容、刘旭明、杨应华、王光兰;第三排左起:李平珍、王启芳、杨德云、代润秀。

    下井采矿,这些年轻的姑娘们一来便遇到了重重困难。70多斤重的风机,有的同志拿出吃奶的力气也搬不动;装满矿石的撮箕,有的端着连腰也直不起来;井下恶劣的环境,复杂的工作面,姑娘们不知从何下手;打眼、放炮、开电扒、出矿这些采矿技术,姑娘们更是摸不着头脑。这时,矿里及时派来了李树清、何艮廷两位老师傅当顾问,向她们传授经验,很快,姑娘们掌握了一整套采矿技术,并初步学会了排除设备故障的检修技术,还积累了一些识别岩层的经验。
    下井采矿,不仅劳动强度高,而且危险性也相当大。姑娘们在刚下井的半个月里,风机震得耳朵嗡嗡响,每个同志都“聋”了。好多同志上班一身汗,下班出井冷风一吹,连续感冒一个多月,就连体质较好的李平珍的体重也减轻了四斤。有的同志“虎口”震肿了,手指都伸不开,腿上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身上被炮钎打起得伤痕累累,全身火辣辣地痛。张宣会第一次放炮时,由于过度紧张,头碰到岩壁上,鼓起一个大青包,手掌也划破得鲜血直流。王启芳记得:在一次领钎时,不慎炮钎飞出,她还差点丧命。
    最严重一次事故发生在1976年7月,当时遇到了多年未见的特大山洪,把掌子面冲垮了,姑娘们被堵在井下,大巷和运输道的积水有半人深,情况十分危急,姑娘们不畏艰难,经过连续二天多的苦战,清除了垮塌的矿和渣,恢复了正常生产,采矿队姑娘们被大家热情地称赞为“个个都是铁姑娘”。
    下井采矿,采矿工作面的变化也会给采矿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杨德云记得:有一次采矿的工作面,矿石厚的只有六十公分,掌子面又矮,风机都支不起来,加上用人工装矿车,许多同志还没有矿车高,要垫起脚一撮箕一撮箕地往矿车装,效率极低。面对困难,姑娘们积极想办法,掌子面矮,她们就弯着腰,甚至蹲在底板上用双手使劲地抱着风机打炮眼,装矿吃力,她们就打破工种界限,团结协作装矿车,在这样的条件下,奋战了两个多月,圆满完成了生产任务。
    姑娘们的先进事迹很快受到上级组织的关注,綦江铁矿平硐矿区女子采矿队先后被重钢公司党委树立为“重钢一九七六年工业学大庆会议十面红旗”、被重钢公司党委命名为“一九七七年度工业学大庆红旗”的光荣称号,并出席了重庆市工业学大庆会议。1978年,还被重钢公司团委授予“红旗集体”。

 

 

綦江铁矿平硐矿区女子采矿队被重钢公司党委命名为“一九七七年度工业学大庆红旗” 

 綦江铁矿平硐矿区女子采矿队被重钢公司团委授予“红旗集体”

    尽管矿上针对女子采矿队的特殊性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性政策,男工友们也主动对她们进行帮助,但由于性别的差异,女子采矿队在工作过程中仍要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她们的辛劳状况甚至引起了重钢公司领导的高度关注。根据蒲海清的回忆,他有一次到綦江铁矿井下考察,看到“矿很重的,铁戳箕端上来倒到矿车里面去,就是年轻人也端不了几下。里面温度高,男同志就穿个内裤,女同志还得穿得整整齐齐”,回来后就向王宇光老经理作了汇报,从讲科学的角度,提出了关停矿山、解散女子采矿队的设想。
    1979年年底,因綦江铁矿平硐矿区停采,女子采矿队解散,姑娘们分别被安排到矿区医院、运输队等单位,她们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以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铁姑娘”精神,为矿山建设奉献着青春与热情。
    如今,除周开先因病离世外,其它的女采矿工们已是年过半百,在享受天伦之乐之余,偶尔回想起这段不平凡的经历,她们依然和当年一样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如今的矿山“铁姑娘”:后排左起:杨德云、王启芳、李莹;前排左起:明秀琴、刘旭明、杨应华。

附:
綦江铁矿平硐矿区女子采矿队名录
队  长:杨德云
副队长:杨应华  王启芳
队  员:周开先  张宣会  罗泽珍  帅成玉  明秀琴  蒋容   刘旭明   王光兰  李平珍  代润秀  李莹  吴琼   姚元书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