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档案局2015年档案工作亮点纷呈
2015年,璧山区档案局围绕渝委办发〔2014〕31号文件精神及年度档案工作目标考核任务,增添措施,狠抓各项档案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拓展建立档案分布式查阅服务网点21个。二是强化档案安全利用,1-12月,共接待查询群众13500人次,利用档案10853卷(件),做到接待群众零投诉。三是抓好档案资源建设,丰富馆藏。接收原璧山县机关事业单位印章1737枚,编号装盒139盒,制成印模档案;接收机关事业单位档案1468卷,16388件;征集璧山抗战档案史料;征集清朝、民国珍贵地契档案13件。四是挖掘馆藏历史档案资源,强化档案编研。编印四辑《晏阳初与华西实验区档案史料丛刊》,约32万字;在《璧山报》开辟《探寻珍藏档案尘封的记忆系列报道》专栏,挖掘档案史料编写报道,共刊登10期;组织《晏阳初乡村建设的重庆乐章——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历史档案展》,参加市档案学会主办的“档案——与你相伴”展览活动。五是争取财政专项资金70余万元,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维修两幢综合楼,改造馆库消防设施,消除档案馆安全隐患。六是加强档案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升依法治档能力。组织局机关干部参加档案管理实务培训、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与区委组织部联合开展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培训,约350人参训;与6个区部门联合开展全区企业档案工作培训,约500余人参训。七是将工作着力点向基层延伸,对区教委以及下属的6所学校、区卫计委以及下属的4家卫生院进行档案执法检查。八是编印《重庆市璧山区档案管理工作手册》和《璧山企业档案业务工作手册》,为档案工作人员提高履职能力提供条件。九是加强档案服务企业的监督和指导,切实提高其服务能力。
一是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拓展建立档案分布式查阅服务网点21个。二是强化档案安全利用,1-12月,共接待查询群众13500人次,利用档案10853卷(件),做到接待群众零投诉。三是抓好档案资源建设,丰富馆藏。接收原璧山县机关事业单位印章1737枚,编号装盒139盒,制成印模档案;接收机关事业单位档案1468卷,16388件;征集璧山抗战档案史料;征集清朝、民国珍贵地契档案13件。四是挖掘馆藏历史档案资源,强化档案编研。编印四辑《晏阳初与华西实验区档案史料丛刊》,约32万字;在《璧山报》开辟《探寻珍藏档案尘封的记忆系列报道》专栏,挖掘档案史料编写报道,共刊登10期;组织《晏阳初乡村建设的重庆乐章——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历史档案展》,参加市档案学会主办的“档案——与你相伴”展览活动。五是争取财政专项资金70余万元,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维修两幢综合楼,改造馆库消防设施,消除档案馆安全隐患。六是加强档案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升依法治档能力。组织局机关干部参加档案管理实务培训、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与区委组织部联合开展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培训,约350人参训;与6个区部门联合开展全区企业档案工作培训,约500余人参训。七是将工作着力点向基层延伸,对区教委以及下属的6所学校、区卫计委以及下属的4家卫生院进行档案执法检查。八是编印《重庆市璧山区档案管理工作手册》和《璧山企业档案业务工作手册》,为档案工作人员提高履职能力提供条件。九是加强档案服务企业的监督和指导,切实提高其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