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0/5/9 14:59:13

本地档案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市档案局(馆)举办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活动

作者:叶莉 来源:法规处 发布时间:2014-09-03 09:47:25 浏览次数: 【字体:

    在“九三国家胜利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市档案局(馆)从9月1日起连续3天开展档案宣传活动,用档案文字重温抗战胜利之际,重庆各界、各阶层、各族人民以各种方式庆祝抗战胜利的欢乐场景,用档案史料展览重现当年中国人民可歌可泣、浴血奋战的历史壮举。

    9月1日下午,重庆市档案局(馆)为庆祝首个“九三国家胜利纪念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首次对外界公开了2组档案:一是“1945年中国庆祝抗战胜利”档案,约20卷。这部分档案详细记载了作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的重庆,在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官方举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主要包括“国民政府文官处为核定抗战胜利节日致重庆市政府代电”、官方拟定的“庆祝抗战胜利标语口号”、“陪都各界庆祝胜利大会日节目编配表”等内容。二是“工业界的大联合——迁川工厂联合会”档案,约500多卷。档案中的“迁川工厂联合会” 于1938年4月17日在重庆成立,是奉政府命令由上海及各地迁移来川的工厂的联合组织。从成立之初的40余家成员发展到1945年226家。而这226家工厂都是民营企业包括了钢铁、电气、机械、染织等行业,它们联合在一起的宗旨是“协助各厂恢复生产并贡献政府”。这部分档案也充分展示了迁川工厂联合会作为战时重庆最大的工业组织,为满足前后方军需民用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这些企业既带来了资金和生产技术,也引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变了抗战时期重庆工业的结构。其中一部分企业在抗战胜利后还留在了重庆,奠定了今日重庆的工业基础。而迁川工业联合会也可以视作是抗战时期工业界自发抗日的联合体,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

    9月2日至3日,由重庆市档案局(馆)、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抗建钢魂——钢铁厂迁建委员会档案史料展》在江北观音桥步行街展出。“钢迁会”全名“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由原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和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奉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手令成立,承担将中国钢铁工业精华搬迁至抗战后方的使命。是抗战期间中国重工业内迁重庆的标志性企业,是抗战后方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钢迁会”前承汉阳铁厂,后启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其在抗战时期浴血西迁、浴火重生的创业历程,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写照。展览精选档案121件229页、图片219张,共分为“烽火狼烟密拆钢厂”、“长江为证 浴血西迁”、“荒村化厂 百炼成钢”、“狂轰滥炸 钢厂岿然”、“群贤毕至 国之桢干”、“改天换地 再谱新篇”6部分,真实、直观地再现了抗战期间钢迁会成立、西迁、建厂、支持抗战及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重点突出抗战期间前辈重钢人同仇敌忾的团结精神、勇赴国难的牺牲精神、艰苦克难的奋斗精神和永不放弃的乐观精神。“钢迁会”尽管是一个企业,却称得上是重庆抗战的一个缩影,这段历史是重庆抗战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仅9月2日上午就有近万市民参观了展览。

    市民对此次图文并茂、见微知著的活动方式也给予了肯定,认为档案特有的真实性、历史性不仅体现了当今中国博大的胸襟以及对历史的继承与维护,有利于唤起海峡两岸民众共同的历史记忆;而且对于进一步认识全国人大将每年9月3日定为“国家胜利纪念日”的重大意义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时报》华龙网、中国新闻社等媒体也对活动予以关注报道。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