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档案局(馆)青年联合会送档案知识进校园 迎“6·9”国际档案日(图)
|
|
重庆理工大学的学生们或上前咨询,或驻足观看展板,或阅读宣传资料,对档案知识表现出浓厚兴趣。(摄影:邹鹏) |
重庆市档案局(馆)青联的同志们向重庆工商大学的同学们发送档案知识宣传资料。(摄影:王筱) |
5月23日、28日,在“6·9”国际档案日前夕,重庆市档案局(馆)青年联合会分别前往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开展“档案知识进校园”活动,把档案知识送到同学们手里,并重点介绍了国际档案日的相关知识及学籍档案、人事档案转移等涉及同学们毕业手续、就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
5月23日,在重庆理工大学的活动现场,局(馆)青联的同志们为师生们开展了学生人事档案知识主题宣讲,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专门解答了“准备创业的毕业生,档案该何处安放”、“外地就业的学生,且用人单位不接收档案的,该怎么办”、“虽然已经签了就业单位,但短期内准备跳槽,不想让档案在现在的单位存放的,该如何处理”等问题。在5月28日重庆工商大学的宣传活动上,局(馆)青联的同志们介绍了国际档案日的由来、档案和档案馆知识。 2012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吴天浩同学在参观完档案馆知识宣传栏后表示:“自己是在高考完后第一次知道‘档案’,但当时也只认为档案就是对自己个人信息的记录;今天了解到档案及档案馆的一些知识后,让我对如何查档案、档案究竟包括些什么内容有了进一步探究的念头。”工商大学学生处的白老师对档案宣传活动表示欢迎,她说:“现在很多同学缺乏对档案知识的了解,因此对自己的个人档案也不重视,直到自己档案丢失后需要档案时才后悔不已。今天这样的宣传活动很好,让同学们多了解档案,知道档案既可以是自己的‘第二身份证’,又包含了很多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记录,提高大家的档案意识。”
活动得到重庆理工大学档案科、重庆工商大学档案馆的大力支持。活动期间,局(馆)青联的同志们还参观学习了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的校史馆。
借助“档案知识进校园”活动和两所高校建校以来的历史再现,局(馆)青联的同志们切身感受到档案存史留凭育人作用的同时,也感到作为青年档案工作者既能这么近距离接触档案、感受历史,还能用档案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是自己青春无悔的选择,特别是在国际档案日即将到来之际,能体验和感悟档案工作的平凡与崇高,更是意义非凡。大家表示,一定要多动脑筋,拓宽思路,把“档案知识进校园”活动办为局(馆)青联的品牌活动,带动全市青年档案工作者为档案事业多做贡献,影响更多的青少年来关心档案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