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完成民国重点档案抢救保护
“民国时期的‘金佛山垦殖场’,就是现在市药物研究所的前身……通过这些珍贵档案的整理归档,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方便市民查阅。”南川区档案局局长胡彬说,历时8年,南川区圆满实现了民国时期珍贵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从2007年初开始,南川区档案局就启动民国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对馆藏的民国时期重点档案8893卷(盒)册,进行专业保护,完成整理归档8611卷,裱糊修补近30万页,数字化扫描76.88万画幅,题写卷内目录题名17.5万条,建立了完整的数据库。
目前,南川区档案馆保存有民国时期重点档案占馆藏档案总数的9.12%,真实地记载和反映了民国时期南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和活动情况。 经过抢救保护档案资料,将更加便于保存和查考利用。
胡彬局长介绍,目前,南川区馆藏民国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程通过市档案局专家组的验收。除了当时行政机关的档案外,还有当时的文凤乡、西胜乡以及原来由南川管辖的万盛等地的档案资料,也包括1014册户籍册档案,这些资料对市民访祖寻宗有帮助。这批民国档案目前已经解密,需要查询档案的市民可以咨询南川区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