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0/5/9 14:58:20

本地档案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兰台警花平凡岗位写忠诚

作者:叶 莉 来源:中国档案报 发布时间:2014-11-27 10:39:59 浏览次数: 【字体:

重庆市公安局巴南区分局民警王爱菊

    千年历史名邑巴县,即今日之重庆市巴南区。在巴南区女警队伍中,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女民警:扎着简单的马尾,身形略显瘦削,话音轻柔且言语不多,与她在一起时,你会发现她说得最多的不是如何预防打击犯罪、如何保护群众人身财产安全,而是如何提高民警档案意识、如何确保档案及时归档、如何提高档案工作服务能力。原来,这位民警是在巴南区公安分局从事档案工作,名叫王爱菊。
    在王爱菊的带领下,区公安分局档案工作于2013年7月获得重庆市机关档案管理“示范单位”,成为巴南区首家获得该荣誉的单位,也成为全市公安系统中唯一的重庆市档案管理“示范单位”及全局所辖派出所档案管理工作全部达“市一标”的“双创”单位。2014年4月,由于档案工作成绩突出,王爱菊被重庆市公安局授予个人二等功。
    将敬业当成一种习惯
    “王老师平时话不多,说话温柔是有特殊原因的。因为这几年忙着给20多个派出所指导档案业务,不停地讲啊讲,她早就患上了咽炎,经常是口里含着治咽炎的药片说话!”来自巴南区土桥派出所的文职人员小喻在记者面前抢着道破其中缘由。
    “这几年我们整个分局的档案工作面貌可谓翻天覆地,只是这几年也让王爱菊格外辛苦。”区公安局办公室副主任王惠接过话来,向记者解释道:“巴南区公安分局现有20余个内设直属机构和24个派出所。同时,巴南区‘小城市、大农村’二元结构特征又非常明显,分局所属的24个派出所中,只有6个是主城派出所,其余18个都是农村派出所。主城派出所成立早、欠账多,农村派出所则数量多、路途远,要想实现分局提出的目标,我们都为她捏了把汗。王爱菊除了完成分局20多个内设直属机构的档案工作,还要面对20多个派出所的业务指导,而去一趟农村派出所来回车程起码要3个小时。有一次,她驾车从偏远派出所返回时,因天黑路况差、手机又没电,走错了路,直到晚上10点多才到家。事后,问她当时‘怕不怕’,她坦然回答‘怕’,但第二天,她又行进在去农村派出所的路上。”
    区公安分局主管档案工作的副局长张理国这样称赞自己的下属:“以一个派出所不下于20万页档案资料来看,如果仅以简单叠加每页档案资料、分册装盒、编目录入3个环节来算,恐怕一个派出所的档案工作就得做上一年两年了,何况这次是用不到3年的时间来完成‘双创’任务。在完成‘双创’任务过程中,她顶住各种压力和任务,始终将敬业当成一种习惯,通过苦口婆心地督促、劝导和指导,使各派出所档案工作都发生了可喜变化,她也赢得了大家的信服。”
    身在“兵”位 胸为“帅”谋
    “为什么非要在3年内完成‘双创’任务?”
    “为了配合‘各项工作在主城上游运行’的工作规划。”面对记者的疑问,王爱菊朴实地回答。
    “2009年我们分局确定了‘各项工作在主城上游运行’的公安工作总体规划。这项规划的实质就是分局的各项工作要在全市名列前茅、位列上游。但2003年至2011年,9年的时间里仅有5个派出所晋升为‘市一标’。滞后的档案规范化工作显然会拖分局实现总体工作目标的后腿,并且这里面还有很多不易发现的问题。如,派出所档案汇集了一个地区人口的基本情况和数据,每页档案上都与‘人’有关,对于研究本辖区社会治安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变化情况,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处理纠纷、化解矛盾,实施社会矫正,开展帮教工作及改进派出所工作都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派出所档案中积累的重点人口、侦查、备查资料等,还能为一些疑难案件、久侦未破案件提供线索和依据。如今,党和国家又出台了不少惠民政策,百姓要享受到这些政策很多都还要依靠户籍资料。档案工作上不去,很多依靠利用开发档案获取信息、实现快速反应、服务群众的工作就会受到制约。所以这项工作必须先处于‘上游’。”王爱菊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上兵伐谋。她首先对区内公安档案工作情况进行调研,从思想意识、软硬件条件等方面梳理出9项主要问题、40多项具体问题。在她的建议下,区公安分局建立了日常管理机制抓档案基础业务,“局办公室”“局督导组”“分管局领导”3个层级的督办机制抓政令执行的管理体系,并于2011年在全市率先出台了《重庆市公安局巴南区分局档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明确规定对达到“市一标”的派出所给予工作经费补贴,对按“市一标”标准规范档案管理的刑警支队、看守所、交巡警支队,给予专项档案工作经费补助;对不能按期完成达标任务的单位,警示谈话、取消年终评先创优的资格;对在档案升级达标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这样一来,大家开展档案规范化工作的积极性就被积极调动起来,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档案规范化工作中思想不统一、资金缺口大、人手不够等问题。
    慧心巧思。2011年,区公安分局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重庆市机关档案一级单位”的复查,并与24个派出所全部联网,实现了档案网络化管理,为全局档案工作树起了标杆。此后,她采取“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要求条件好的派出所先完成达标任务。截至2012年底,已有17个派出所达到“市一标”。面对档案岗位上的民警年年培训、年年换人,培训一批、换掉一批的情况,她想尽各种办法掌握各单位档案岗位人员情况,经常了解各单位档案人员谁什么时候要休假了、谁要出差了,哪个派出所档案岗位的人员有变化了、工作进行到什么程度、会面临哪些问题或困难等,这些情况她都了解得八九不离十。此外,她还特别制作了《温馨提示》,专门针对各派出所所长们的工作特点,提醒他们近期档案工作要点。
    爱,因为感激
    “她特别关照、关爱我们这些文职人员。”来自巴南区跳石派出所的小潘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们文职人员属于临聘人员,本来工作头绪就多,接手档案工作后面对堆积如山无从下手的档案资料只有傻眼,私底下我还曾因为担心完不成工作任务哭过几回。这个时候是王老师安慰我、鼓励我,不但亲手教我怎么整理案卷,还带着我到各个派出所学习。我所在的派出所顺利通过‘市一标’后,单位不仅表扬了我,还给我发了奖金,这些都要归功于王老师。实际上,王老师不但对我一个人好,她对所有档案人员都很好,她就像姐姐、妈妈一样关爱着我们。”
    张理国评价她“是一个对档案工作充满热爱与奉献的人”。张理国说,因为一步步走来不易,所以王爱菊特别能理解从事档案工作者的苦与难,特别关注每一位档案工作岗位上的民警、文职人员的思想动态,她毫无保留地帮他们掌握档案业务、巩固业务技能,让他们不仅在档案工作岗位上立住脚,而且干得好、受表扬、受尊敬。
    王爱菊,一位从档案工作岗位上成长起来的普通民警,用她对工作的热爱让档案工作岗位变得温暖且有分量。
    面对赞誉,王爱菊说,她要感谢所有给予过她帮助的人。她说:“我是2004年来到巴南区公安分局从事档案工作的,起初对从事这项工作很不情愿。但幸运的是,当时在我身边的老同志经常开导我、鼓励我,手把手地教我,帮我慢慢熟悉了‘家底’、精通了业务,慢慢地我对干档案工作有了信心。如果没有领导、同事们对我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就没有我坚持下去的勇气;如果没有基层派出所所长、民警们的支持,就没有全区公安档案工作的成绩;如果没有婆婆帮忙照顾小孩,就没有我安心工作的可能……是他们让我走到今天,是他们让我拥有了属于我的事业追求,我只有把工作做好,以此回报他们。”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