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呵护留守儿童 “成长”档案记录点滴(图)
|
|
查阅留守儿童档案 |
与留守儿童合影 |
学生有学籍档案,工作的人有人事档案,但你知道留守儿童也有档案吗?江津区西城小学在区档案局的指导下就为该校的留守儿童建立了一份“成长”档案,该校也是重庆市首家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的学校。2014年10月22日下午,重庆市档案局一行在郑永明副局长带领下来到西城小学对留守儿童档案进行交流指导并慰问留守儿童。
“这是学校每个留守儿童都有的一份档案,让我们能清楚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西城小学负责留守儿童档案管理的吴蓉蓉向重庆市档案局一行展示了一份厚厚的留守儿童档案,里面详细记录着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成绩登记、身体及心理健康状况等。
“学校从2008年开始摸索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并派有专人进行管理,这样有利于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以便学校采取有针对性的帮助与关爱。”吴蓉蓉说,很多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为了弥补他们心灵上的缺失,学校还帮助孩子们与“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结对子,通过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不仅如此,西城小学还为留守儿童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在学校设置专门的“亲情聊天室”,根据情况组织孩子们与在外父母进行视频聊天、让孩子们给父母写信交流情感,并通过举办活动拉近孩子们与同学、老师以及爱心妈妈之间的距离。
市局领导听取完留守儿童情况介绍,翻阅留守儿童档案后,一致认为:西城小学留守儿童建档质量高、整理规范、收集全面,有自己对儿童档案独特的见解。留守儿童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全面及时了解到农村留守儿童的真实具体的基本情况,有利于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变化情况,希望能向全区各学校加以推广,让大家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共同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使广大留守儿童在充满爱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交流会上,重庆市档案局、区档案局、区教委、西城小学相关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发言,针对留守儿童档案建立的目的与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当天,重庆市档案局和江津区档案局的工作人员还为该校部分留守儿童送上了书包、水彩笔、铅笔盒等慰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