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档案局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取得明显成效
垫江县档案局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过程中,针对民生档案资源分散保存于各部门,给民众利用带来不便的客观情况,通过多种形式,把关系到人民群众利益的全县民生档案进行有效整合,努力形成“大民生档案”格局。
继续加大接收和征集力度。召开了档案接收工作会议,深化对依法接收档案的认识,明确档案资源建设的具体要求,不断增强档案收集、征集工作的自觉性。逐步将全县范围内婚姻、土地承包、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管理等关系社会管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的民生档案全面完整地接收进县档案馆,逐步建立起区域性、多层次、分布式、规范化的各类民生档案数据库群,并通过内部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创新工作监督和指导手段。根据《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和《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相关精神,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以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为主要手段,将执法检查与业务监督、指导结合起来,扩大执法检查的覆盖面,增加检查频度,强化执法力度;同时以专项档案业务检查为重要手段,对基层单位档案工作进行专项检查,把基层单位档案的收集整理、安全保管、提供利用、现代化管理等业务工作是否符合国家规范标准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对监督、指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中的问题要及时跟踪,对整改结果要及时反馈。通过严谨细致地开展监督、指导工作和建立完善事中监督、指导机制及档案工作通报制度,全面摸清档案家底,以点带面,推动全局。
切实做好抢救和保护工作。该局在丰富馆藏民生档案的基础上,对涉及民生的各类档案,集中力量,优先编制各种专题目录,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建立档案信息查询利用的平台,满足民众查档利用需求,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快捷方便的目标。对于纸张老化、字迹脱变、难以翻阅、急待抢救的民国重点档案,进行前期整理和消毒杀虫,并采购专用的卷皮、档案盒、白皮纸及制作浆糊原料等专用材料和工具,采取修裱、加固、字迹恢复、更换卷盒、编制全引目录等措施开展民国档案抢救项目工作。通过项目实施,彻底改变部分民国档案濒临损毁的保管现状,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和保存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