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县观胜镇发现民国二年摩崖题刻(图)
(图文)荣昌县行政公署 为
据情示禁事,案据吴家镇南方团务长唐朗仙、团绅唐翼彪、唐文渊、甲长黄春亭等为协,恳示禁事。情本场柴炭昂贵,乡村农民多不能购,每日炊焚,大都以山岗茅草、河土芦苇为大宗;以乡村困苦,非若城市丰隆,一切猪羊美味最难入口,惟田中之鱼甚便,且所用之地亦广,可以供祭祀,可以燕宾客、并可以卖钱文、故耕田之人每多蓄之。历来各山田各禁畜,不准越界樵渔、放鸡鸭。殊有强暴之徒,无论禁山、蓄田,任意所为,始而暗地偷,窃侦之不得,继而纠众估伐,责之不去,甚至恶言抵抗,强力行凶。有将事主辱凌者、有将事主凶伤者、亦有事主不报,而互相闹殴者。此种风习,若不严行禁止,将来酿成巨祸,为害地方,实非浅鲜长等,均系地主责有难辞。只得呈恳作主,赏示严禁,以除强暴而重实业。此呈等情,前来合急示禁。”为此,示仰该地人等知悉,嗣后,该管区域内,渔樵事项务各相安无犯,利取天然,倘且有偷窃情事,以致酿成祸端,定予拿案,惩究不贷。切切特示 遵
右谕通知
中华民国二年七月卅一号
实刊
晓谕
题刻位于北纬29°35'30.81",东经 105°25'23.59",海拔351米处,距地面高2.3米,长1.7米,高0.9米,将天然岩壁打凿平整2米见方,然后阴刻民国二年《荣昌县行政公署通告》,文字均为仿宋繁体,竖行排列,无标点断句,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经近百年风雨,全文366字中仅有6字稍有风蚀,通过上下文字连贯推敲亦能辨识。
通告旨在禁止越界打柴、捕鱼、放养鸡鸭,惩治强暴之徒任意所为,惩治偷窃行为,改善民众生活,利于社会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