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档案局:“院坝会”听民声知民心(图)
江津区档案局领导班子在贾嗣镇召开院坝会听取群众意见
怎样让群众更加了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在群众家门口更真实更直接倾听群众心声?4月3日,重庆市江津区档案局一行5人来到江津区贾嗣镇五福村,和当地群众一起畅所欲言,踊跃讨论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等身边事。
在贾嗣镇五福村农家院坝,村民们早早就来到开会的院坝,20张凳子坐满了前来开会的群众,有94岁高龄的老人,还有3岁大的小孩,男女老少有说有笑,将想说的问题抢着发言:
“我家房屋手续被政府工作人员收走了,是什么原因不给我办房屋产权?” 一位乡亲发问。
“国土房管部门正在对房屋产权进行集中登记,目前正以村为单位进行集中办理,不久就会轮到我们五福村,请不要着急,有消息听村长通知。”镇领导冉玲答复。
“我到江津档案馆查过档案,当时要收钱,听说现在不收钱了,是真的吧?不晓得不收钱后的工作态度还像不像过去那样好?”
“没问题,这次来就是想告诉大家,江津区档案局和区档案馆位置在琅山体育场北21区,琅山体育馆旁,新档案馆在滨江新城修建,现在是过渡办公房,如果想查自己的婚姻、林权、土地承包等档案,欢迎大家前来查阅,不收费,还免费给老年人配有老花镜,提供休息座椅和饮用水,提供咨询服务,服务不打折扣。”区档案局负责人王晓梅向群众大声回答。
“我发个言,我们社的乡村公路怎么还没有得到硬化?”
“我来解释!”村主任不紧不慢地向群众说,“乡村公路硬化按照区交委的统一部署,由于全区公路硬化量很大,目前,我们村按照规划正在报上级分段实施,我们旁边这条路道,硬化是迟早的事,在硬化的时候大家还要积极支持哟。”
会上,群众自始至终发言都很积极,一位热心的妇女提高嗓门大声说:“我旁边这个小伙子在新疆那边当厨师,找了钱,刚修了小洋房,但人很老实,不爱说话,二十七、八了都没有找到媳妇,请领导们考虑帮他介绍个对象!”话音刚落,引得全场一阵笑声。
“请冉委员帮助找个对象!”群众把目光投向了镇上的领导,区档案局负责人王晓梅笑了笑。
“要得!”大家同声附和。
“大家对区委区政府和全区的部门,包括档案局和贾嗣镇的‘四风’问题、对党和政府有什么意见建议都可以提。”区档案局副局长邹伯英同志说,“这里把征求意见表册和问卷调查发给大家,请按照自己的意愿认真填写,我们将把您反映的情况原汁原味地向有关部门转达,最后通过村上反馈给大家。”
据了解,通过“院坝会”这种方式,江津区档案局当场收集到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12个,当场答复和解释说明的意见建议 6个,并向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和调查问卷31份,收回31份,征集到群众反映的村级自来水安装和管理、乡村公路硬化、天然气安装、档案服务、土地房屋产权、社会问题等意见,还当场向群众发放《档案典型事例汇编》(2009-2013)和档案政策与查询程序等宣传资料,一定意义上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本次院坝会,对如何发挥档案工作为群众服务这一主题进行了新的诠释,通过“院坝会”方式和当地群众密切交谈,对基层档案部门收集本系统乃至本地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四风”的意见和建议,加大问题整改和意见反馈,实现为民务实清廉要求,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有利于基层档案部门改进工作作风和提高工作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