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巴南档案工作展新颜
2013年,巴南区档案事业呈现出规范有序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档案管理和业务建设取得实效。采取制发或转发13个档案行政管理文件,开展1次知识竞赛、2次宣传咨询活动,举办13个专题讲座,1次利用成果展览,186次上门指导服务,设立“巴南档案之家”QQ工作群,推行接待利用“一窗受理、首问负责”机制等措施,努力把档案工作做好做实。一是档案管理进一步规范。区公安分局荣获我区首家“重庆市机关档案工作示范单位”称号,区法院申报示范单位创建已获通过;区交通执法大队、区民防办成功晋升档案目标管理市一级标准。联合区区政府法制办等单位对辖区内事关民生的金融、保险、通讯等24个单位的档案管理开展联合督查。二是档案资源、安全、利用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同步接收175个单位的近十年的纸质与数字档案2776卷11.32万件和重庆虹洋型钢厂等解体单位档案494卷648件进馆,截至目前,馆藏档案达14.19万卷16.32万件。完成档案馆视频监控系统和库房温湿度监控系统的升级工作,实施数字化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完成民国巴县军法室档案2102卷18.48万页的数字化处理工作,新拟写民国巴县档案卷内目录1783卷/8.47万条。8月1日,取消所有档案利用收费,即时对档案馆服务指南进行修改;据统计,今年共接待查阅群众7153人次,同比增长29.7%,利用档案3.18万卷,出具各种证明材料1.98万份,复印档案10.98万页,同比增长214%;编写档案利用事例34例;编撰出版《巴县政府工作报告汇编(1968-1987)》、《巴南档案馆档案利用效果汇编(2010-2012)》档案编研资料;完成爱国教育基地改版和展品中的珍贵档案的复制展示工作,截至目前,接待区委党校青干班、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国内外客商近400人。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主动融入区“六大文化工程”建设,为巴南文脉研究提供经归纳整理的20多万字的电子版基础材料,主动参与区政协文史资料汇编工作。三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对局网页进行了改版;全年上报信息178条,有8个月获市局网站考评第一名。黄平同志撰写稿件“巴南区档案馆为民办(耕读)教师解忧”被市政府新闻网采用。成立数字化质量验收小组,制发《巴南区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流程(试行)》,以避免因数字化质量因素使活档案变成死档案的情况发生。馆藏档案数字化率已达21%;主动寻求解决经费制约瓶颈途径,使全面建成我区数字档案馆所需经费726.07万元得到全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