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0/5/9 14:51:06

本地档案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江津区馆藏档案实现全文数字化管理(图)

作者:周易驰 来源:江津区档案局 发布时间:2014-02-08 10:21:30 浏览次数: 【字体:

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查阅档案

        1月29日,江津区档案馆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顺利通过市局专家组评估检测,标志着我区馆藏档案已全部实现数字化管理。
        江津区档案馆现目前有馆藏全宗251个,馆藏档案199837卷(建国前42816卷、建国后档案157021卷),覆盖婚姻、知青、移民、文书、民国、会计、破产企业、退耕还林等类别档案,馆藏档案历史跨度80余年。
        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渝办发[2004]72号)文件精神,在市档案局精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江津区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于2008年1月15日,由区政府第27次常务会研究同意,决定投入资金,启动江津区档案馆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共分三年时间建设完成此项工程。三年来,江津档案局(馆)认真做好数字化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分轻重缓急、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的开展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工作。在档案数字化加工实施过程中,加强对数字化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项目过程管理,责任科室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加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的监督与指导,做到责任落实、岗位落实、任务落实,确保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目标工程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此项工程于2011年11月顺利通过由市档案局、区府办公室、区监察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小组验收。后因新接收进馆1993年至2003年文书、移民、退耕还林、破产企业等档案,并继续实施新进馆档案数字化工作,经2年时间的建设,于2013年12月前,对这部分新进馆藏档案进行了全文数字化扫描、导库和挂接工作,邀请了市档案局专家对区档案馆馆藏档案从档案整理、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数据挂接、档案修裱等内容进行了综合测评,测评效果良好,达到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相关标准和规范。
        目前,区档案馆已完成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建成馆藏档案案卷级、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录入条目487万条,图像扫描2399万页,除部分民国档案外(每年均完成市局下达重点档案抢救任务),所有馆藏档案均实行机读检索利用,实现了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管理,提高了全区档案利用服务水平和档案信息化水平。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