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区档案局2013年档案工作呈现八大亮点
2013年綦江档案局按照年度工作安排部署,积极落实,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圆满收官,呈现出八大亮点。
一是开展优质服务,打造群众满意服务窗口。加强档案查阅利用工作,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截止11月,区档案局共计为全区18820人次提供档案利用29192卷册,其中利用民国档案38卷,另外利用资料493卷册。提供档案证明资料36850页,极大地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解决问题提供了优质高效地服务。在档案利用中,个人利用高达28520卷,占档案总利用卷率的98%。充分体现了档案查阅利用工作在服务民生、维护地区稳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开展档案安全隐患整改,提高档案保管硬件条件。投入50万元利时四个月对档案库房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在两个库房各增设了一个过渡间,更换库房用电线路、灯炮、开关、电闸和总开关使之符合安全标准,增加门禁系统和监控系统,添置空调和除湿机。通过整改,有效提高了档案库房的保管条件,基本上达到了档案安全保管保护要求。
三是积极开展接收工作,不断丰富档案馆藏。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9号令精神,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接收一个破产企业(綦江航运公司)共计487卷盒的档案进馆,移出寄存个人档案2卷,征集档案资料12本册。
四是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化档案馆。开展民国重点档案3530卷的抢救工作,完成全文扫描356454页,裱糊3384卷188198页。另外继续开展建国后档案涉及民生的10个单位的档案数字化加工扫描9423卷1297231页,录入1560卷7万条条目。
五是加强档案业务指导,大力提升整体水平。加强全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业务的监督指导,全力提升全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着力推进档案业务建设,对74个单位开展了现场业务指导;与区人力社保局和区医保中心配合协作,监督指导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强化对社保和医保档案的规范整理和安全保管工作;完成区农委、区工商联、区财政局、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綦江支行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等级复查,建立目标管理统计台账;指导破产企业(原綦江船厂)档案处置;审核通过自来水公司的档案鉴定销毁;审核完善渝綦水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规范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档案2365卷;指导民营企业重庆康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綦江区兴农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规范建档;积极配合农业、商业、质监、工商、科技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农产品建档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工作机制,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档案、科技企业“创新档案”。
六是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档。认真实施《重庆市档案系统“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2011-2015)》,坚持依法治档、宣传档案法制。深入宣传贯彻国家档案局10号令,完成重庆市渝綦水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制订与审核。认真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实行网上行政审批,审批同意渝綦水务公司608卷册档案的鉴定销毁。严格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依法查处破产企业原綦江船厂擅自销毁档案案件。认真落实了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行政,全年无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及其他违法行为。
七是发挥职能,服务社会,努力提高全社会档案意识。认真开展“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今年的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也是各级档案部门第一次的集中活动日。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档案保管、开放工作的支持力度。区档案局党组高度重视,提前谋划、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档案工作“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特殊作用,进一步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增强人们对档案的认识,切实开展好“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
八是认真抓好信息宣传工作。结合区政府门户网站改版工作,将区档案信息网进行了优化,并在綦江区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了链接,有效的提高了档案信息网的知晓率和点击率。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截止11月底,全局编发信息66条,其中被国家级媒体采用19条,市级媒体采用35条,区级媒体采用12条,有力地提升了綦江区档案工作的知誉度。
一是开展优质服务,打造群众满意服务窗口。加强档案查阅利用工作,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截止11月,区档案局共计为全区18820人次提供档案利用29192卷册,其中利用民国档案38卷,另外利用资料493卷册。提供档案证明资料36850页,极大地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解决问题提供了优质高效地服务。在档案利用中,个人利用高达28520卷,占档案总利用卷率的98%。充分体现了档案查阅利用工作在服务民生、维护地区稳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开展档案安全隐患整改,提高档案保管硬件条件。投入50万元利时四个月对档案库房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在两个库房各增设了一个过渡间,更换库房用电线路、灯炮、开关、电闸和总开关使之符合安全标准,增加门禁系统和监控系统,添置空调和除湿机。通过整改,有效提高了档案库房的保管条件,基本上达到了档案安全保管保护要求。
三是积极开展接收工作,不断丰富档案馆藏。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9号令精神,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接收一个破产企业(綦江航运公司)共计487卷盒的档案进馆,移出寄存个人档案2卷,征集档案资料12本册。
四是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化档案馆。开展民国重点档案3530卷的抢救工作,完成全文扫描356454页,裱糊3384卷188198页。另外继续开展建国后档案涉及民生的10个单位的档案数字化加工扫描9423卷1297231页,录入1560卷7万条条目。
五是加强档案业务指导,大力提升整体水平。加强全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业务的监督指导,全力提升全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着力推进档案业务建设,对74个单位开展了现场业务指导;与区人力社保局和区医保中心配合协作,监督指导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强化对社保和医保档案的规范整理和安全保管工作;完成区农委、区工商联、区财政局、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綦江支行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等级复查,建立目标管理统计台账;指导破产企业(原綦江船厂)档案处置;审核通过自来水公司的档案鉴定销毁;审核完善渝綦水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规范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档案2365卷;指导民营企业重庆康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綦江区兴农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规范建档;积极配合农业、商业、质监、工商、科技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农产品建档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工作机制,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档案、科技企业“创新档案”。
六是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档。认真实施《重庆市档案系统“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2011-2015)》,坚持依法治档、宣传档案法制。深入宣传贯彻国家档案局10号令,完成重庆市渝綦水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制订与审核。认真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实行网上行政审批,审批同意渝綦水务公司608卷册档案的鉴定销毁。严格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依法查处破产企业原綦江船厂擅自销毁档案案件。认真落实了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行政,全年无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及其他违法行为。
七是发挥职能,服务社会,努力提高全社会档案意识。认真开展“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今年的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也是各级档案部门第一次的集中活动日。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档案保管、开放工作的支持力度。区档案局党组高度重视,提前谋划、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档案工作“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特殊作用,进一步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增强人们对档案的认识,切实开展好“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
八是认真抓好信息宣传工作。结合区政府门户网站改版工作,将区档案信息网进行了优化,并在綦江区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了链接,有效的提高了档案信息网的知晓率和点击率。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截止11月底,全局编发信息66条,其中被国家级媒体采用19条,市级媒体采用35条,区级媒体采用12条,有力地提升了綦江区档案工作的知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