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0/5/9 14:43:51

本地档案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如何给被“抛弃”的档案找“娘家”

作者:江津日报 记者 江 波 实习记者 冯 庶 苟晨醒 来源:江津区档案局 发布时间:2014-01-12 07:42:00 浏览次数: 【字体:
   随着高校毕业生离校,档案转移成为毕业生必须面对的事情。
        记者从区档案局了解到,由于不少大学生对于档案存在诸多认识误区,有的人觉得麻烦就置之不理,导致部分档案遭“抛弃”。
        区档案局局长王晓梅提醒众学子:档案很重要,暂时没找到工作单位也需先给自己的档案找个“娘家”。
        “你好,能帮我查一下我的档案在你们那边吗?”“请问存放档案的流程是什么?”……记者在区人才交流考试中心了解到,接收、管理高校毕业生的档案工作已成为该中心工作重点。
        该中心主任刘伟告诉记者,近年来,区人才交流考试中心接收和保管的档案越来越多。现存档案7946份,其中3300份存放时间超过两年并未转移和续费,处于“沉睡”状态。
        “有的是因为学校缺乏对学生档案管理常识性问题的普及,导致不少学生意识不到档案的重要性,因此并不重视,只有需要用的时候才会想起来找。”刘伟介绍说。
        那么到底档案有多重要呢?没有档案,会影响到哪些方面呢?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区人才交流考试中心保管的学生档案,多数以学籍档案为主,大约占到总数的七成。实际上,个人档案应包括学籍档案、工作档案,如果是党员的话,还包括党员档案。工作档案的缺失,将会影响未来的退休、工龄评定等诸多问题。
退休后享受养老金问题,和人事档案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为工作有无间断期、工龄是多少等问题,都是凭着人事档案来确定的。考公务员,对档案也有着严格要求。考上公务员,需要找到个人档案才能够办理入职手续。
        那么,毕业后到底该如何安置档案呢?刘伟表示,不同情形应区别对待。大学生可以拨打电话:47272805详细咨询。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