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张抗战时期珍贵档案现身北碚 有老舍等墨宝
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大后方的重庆迎来了许多客居的抗战人士,其中,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就曾在北碚缙云山汉藏教理院写下了“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的诗句;而著名作家老舍也曾在那里题写了“佛光普照”四个大字……
除了他们,被市民们所熟知的田汉、郭沫若、梁漱溟、孔祥熙等文人、将领也都曾客居重庆,并在参观游历北碚缙云山汉藏教理院时留下了字画或诗句。这些字画都表达了在那段抗战岁月,他们心系民族安危、百姓疾苦的真情。
昨天下午,我们在北碚区档案局见到了这批反映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后方重大历史事件的珍贵档案资料。
“1942年,时值抗日战争进入攻坚时期,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就在此期间到缙云山汉藏教理院去演讲,那时,他奋笔题写了‘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的抗战楹联。”指着冯玉祥的这幅题字,北碚区档案局局长冯琰告诉我们,这诗句是冯玉祥用他最擅长的隶书字体题写在一张16开宣纸上的,下方落款处盖有“冯玉祥印”的细朱文印章,这既是一件书法作品,更是一件抗战文物。
据了解,我们在现场所看到的101张已经开始泛黄的档案资料墨宝,是由北碚区当地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转赠给档案局的,他希望这101张墨宝文物能够永久地保存下去,让后人了解那段抗战岁月。
“老人告诉我们,抗战结束以后,这批墨宝就留在了汉藏教理院中,后来,汉藏教理院遭到破坏,这批墨宝就随着打烂的佛像而现身。我们可以看到,这101张墨宝或字画,或诗句,除了一篇为钢笔字体外,其余全部都是毛笔写就,字体涉及行书、草书、隶书及篆书。” 冯琰表示,留墨的人绝大多数为抗战时期客居重庆的文人、将领。
据北碚区档案局局长冯琰介绍,这批珍贵档案经文物档案保护专家抢救性修复后已经集结成册,接下来,它们将被复刻成为高仿真品与市民们见面,供大家查阅、欣赏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