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档案学会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重庆市档案学会在重庆市档案局的领导下,在中国档案学会、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社科联的指导下,紧紧依靠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和全体会员,坚持“学术为本,服务为主”宗旨,不断增强工作针对性、方向性和主动性,努力拓宽学术交流平台,积极为广大会员和档案工作者服务,取得较好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加强学会组织建设
(一)组织召开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6月11日在梁平县召开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总结了2011年学会工作,传达了全国档案学会秘书长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常务理事、学会秘书长改选事项,研究讨论了学会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组织召开三届一次理事会。7月,制发《关于采用通讯形式召开理事会并审议相关事项的通知》,这是学会有史以来第一次采用通讯形式召开理事会。会议通过电话回复的方式表决通过秘书长改选事项,审议通过学会下设四个专业技术委员会及其主任人选。根据会议表决和审议结果,正式任免了学会秘书长和专业技术委员会主任。不少理事在电话回复中对采用通讯形式召开理事会的创新方式表示支持和肯定。
(三)扎实推进重新确认颁证工作。针对以往会员组织薄弱且情况不明、家底不清的问题,7月,启动了会员重新确认颁证工作,印发了《重庆市档案学会关于对单位会员个人会员进行重新确认颁证的通知》。在各理事单位、各区县档案局(馆)积极响应和支持配合下,会员重新确认颁证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截止目前,完成申报登记的单位会员85个、个人会员446人,收取会费75000多元,实现了两个“最多”和两个“第一次”,即:今年是历年来发展会员数量最多、收取会费金额最多的一年(是去年的三倍),第一次收齐全市所有区县档案局(馆)会费和第一次将全市所有理事单位主要负责人吸纳为会员。目前,已完成所有会员证书的填制(共计531个)。同时建立完善会员档案,形成会员库,并正在着手对重新确认颁证工作中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四)积极服务会员,免费赠阅书刊资料。为方便会员之间学术交流和业务联系,增强会员组织活力,10月作出决定,向全体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免费赠阅《2011—2012年重庆市档案工作者文集》、《2011年重庆档案事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向全体单位会员免费赠阅《重庆档案》期刊。目前,《2011年重庆档案事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已发送到位,《重庆档案》期刊也已开始按月寄送。
二、深入开展档案学术活动
(一)广泛开展论文征集。为活跃档案学术研究,满足编印文集、选送论文参加京津沪渝档案学会学术研讨会和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所需,学会通过制发文件、在刊物和网站以及QQ群发布征文启事、在档案培训班上动员,向全市档案系统广泛征集论文,共收到各类专题论文100余篇。
(二)组织参加京津沪渝学术研讨会。9月22日至23日,“第十三次京津沪渝档案学会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市档案馆召开。我市选送的由况由志、何红彦、张光平、张文华合著的《欧洲档案馆建设和管理近况》一文在会上以多媒体形式作大会交流,另有两篇论文即《试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与档案工作》和《档案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提交大会作书面交流,受到与会者好评。
(三)组织参加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10月31日至11月1日,“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在成都金牛宾馆召开。我市选送的27篇论文全部入选年会交流文章。同时,组织文章作者和特邀代表共计20人组成重庆代表团,由重庆市档案局(馆)局(馆)长、学会理事长况由志亲自率团参会。年会期间,召集参会人员,由况由志主持召开座谈会,对如何建设西部档案强市及其目标体系进行了集中深入研讨。
(四)编纂《2011—2012重庆市档案工作者文集》。在对“我与重庆档案”征文、“重庆档案与中国抗战大后方”征文、“京津沪渝档案学会学术研讨会”和“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征集论文以及《重庆档案》期刊、重庆档案信息网登载文章进行广泛涉猎、认真筛选的基础上,结合各类文章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实际,研究拟定了《2011—2012重庆市档案工作者文集》编纂纲目,精选出各类文章86篇,分别收录入“发展导航篇”、“事业总览篇”、“理论研讨篇”、“业务交流篇”、“考察调研篇”、“抗战史话篇”和“兰台情怀篇”等七个部分。同时,对其中部分文章进行了删节、修改、完善。目前,正在对一些重点文章相关段落、文字语言、标点字符作进一步审校,正在联系印刷厂对封面、版式进行设计,确保在春节前付印成书。
三、规范市场经营活动
(一)强化内部经营管理。档案咨询事务所对库存杀虫药、档案盒等档案用品进行了全面盘点,对应付款、欠款进行了认真清理,进一步强化了进货、入库管理和财务日常管理,解决了以前所有欠款近10万元。
(二)启动企业评审定点工作。按照“先外后内、先总后细、先易后难”的思路谋划和推进此项工作。首先,依据法律法规,从档案事业行政管理的角度,规避了行政机关推荐或定点企业的不规范行为,明确了相关权责关系。10月,学会起草《重庆市档案局关于明确档案行业市场活动中相关权责杜绝欺诈行为的通知》(代拟稿),印发全市档案系统,还将于近期在《重庆档案》上刊发。《通知》明确:“以前重庆市档案局出台或颁发的有关“推荐”、“定点”、“指定”企业的文件、证书一律作废。今后,由重庆市档案学会参照中国档案学会的相关办法开展档案设备、用品及服务加工企业的评审定点工作。”其二,根据行业组织需要和学会章程规定,参照中国档案学会办法,拟定了《重庆市档案学会档案设备、用品与服务定点企业资格管理办法》,待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后公布实施。下一步,将根据不同类别企业的实际,拟定评审定点工作具体方案并尽快组织实施,先着手开展档案包装用品生产或经营企业的评审定点工作。同时,还将依照档案行业相关规范、标准,强化对档案设备、用品的监制、监销工作。
(三)开展对市档案馆馆区出租房屋物业管理业务。接受市档案馆委托,按照市档案馆与学会签订的《租赁房屋管理委托书》约定,对市档案馆馆区出租房屋进行物业管理并收取相应管理费。近几个月,由市档案局(馆)办公室牵头、学会办公室承办,对市档案馆馆区内出租房屋面积进行了重新丈量,对房租标准进行了重新核定,并按照重新确定的面积、标准对各承租户应该缴纳租金进行了核算,全面彻底地清理了各承租户所欠的房租、水电费,制发了缴费通知单,开展了欠款催收工作。同时,重新拟定了规范的租赁合同,办理落实了各承租户续签合同事宜。目前,各承租户所欠的房租、水电费以及明年房租正在陆续到帐。
四、强化学会内部建设,积极参与局(馆)工作
(一)加强学会内部建设。通过飞驶特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两名工作人员,充实了学会办公室力量。搬迁调整了学会办公室和档案咨询事务所办公地点,制作更新了办公楼标牌以及门牌,改善了办公环境和窗口形象。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培养锻炼,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积极参与局(馆)工作。全程介入了“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名人手迹展”赴台巡展工作,目前正在起草赴台巡展工作总结。积极做好有关展览展架展品的保管及外调使用工作,组织名人手迹展赴彭水县巡展,不久后还将运至万州展出。承担《国家综合档案馆功能研究——以重庆市档案馆新馆建设为例》课题中“展厅设计与展览构思”部分,拟定了初步设计方案提纲。组织人员起草了况局长在西部12省区市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史料汇编工作会上的讲话稿;协助经科处举办了“企业档案工作研讨会”。
一年来,学会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距离档案事业发展需要、距离先进地区和先进社团工作水平、距离广大会员的期望和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有:一是在服务档案事业发展方面缺乏总体战略思考和有效创新举措;二是学术活动开展不够,学术研究成果不足,学会的专业性、学术性体现不充分;三是学会组织与会员之间、会员与会员之间交流互动不够,学会工作的活力和凝聚力不强;四是自身造血功能还没得到充分挖掘发挥。这些都有待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完善、努力改进。
一、 加强学会组织建设
(一)组织召开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6月11日在梁平县召开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总结了2011年学会工作,传达了全国档案学会秘书长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常务理事、学会秘书长改选事项,研究讨论了学会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组织召开三届一次理事会。7月,制发《关于采用通讯形式召开理事会并审议相关事项的通知》,这是学会有史以来第一次采用通讯形式召开理事会。会议通过电话回复的方式表决通过秘书长改选事项,审议通过学会下设四个专业技术委员会及其主任人选。根据会议表决和审议结果,正式任免了学会秘书长和专业技术委员会主任。不少理事在电话回复中对采用通讯形式召开理事会的创新方式表示支持和肯定。
(三)扎实推进重新确认颁证工作。针对以往会员组织薄弱且情况不明、家底不清的问题,7月,启动了会员重新确认颁证工作,印发了《重庆市档案学会关于对单位会员个人会员进行重新确认颁证的通知》。在各理事单位、各区县档案局(馆)积极响应和支持配合下,会员重新确认颁证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截止目前,完成申报登记的单位会员85个、个人会员446人,收取会费75000多元,实现了两个“最多”和两个“第一次”,即:今年是历年来发展会员数量最多、收取会费金额最多的一年(是去年的三倍),第一次收齐全市所有区县档案局(馆)会费和第一次将全市所有理事单位主要负责人吸纳为会员。目前,已完成所有会员证书的填制(共计531个)。同时建立完善会员档案,形成会员库,并正在着手对重新确认颁证工作中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四)积极服务会员,免费赠阅书刊资料。为方便会员之间学术交流和业务联系,增强会员组织活力,10月作出决定,向全体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免费赠阅《2011—2012年重庆市档案工作者文集》、《2011年重庆档案事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向全体单位会员免费赠阅《重庆档案》期刊。目前,《2011年重庆档案事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已发送到位,《重庆档案》期刊也已开始按月寄送。
二、深入开展档案学术活动
(一)广泛开展论文征集。为活跃档案学术研究,满足编印文集、选送论文参加京津沪渝档案学会学术研讨会和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所需,学会通过制发文件、在刊物和网站以及QQ群发布征文启事、在档案培训班上动员,向全市档案系统广泛征集论文,共收到各类专题论文100余篇。
(二)组织参加京津沪渝学术研讨会。9月22日至23日,“第十三次京津沪渝档案学会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市档案馆召开。我市选送的由况由志、何红彦、张光平、张文华合著的《欧洲档案馆建设和管理近况》一文在会上以多媒体形式作大会交流,另有两篇论文即《试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与档案工作》和《档案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提交大会作书面交流,受到与会者好评。
(三)组织参加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10月31日至11月1日,“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在成都金牛宾馆召开。我市选送的27篇论文全部入选年会交流文章。同时,组织文章作者和特邀代表共计20人组成重庆代表团,由重庆市档案局(馆)局(馆)长、学会理事长况由志亲自率团参会。年会期间,召集参会人员,由况由志主持召开座谈会,对如何建设西部档案强市及其目标体系进行了集中深入研讨。
(四)编纂《2011—2012重庆市档案工作者文集》。在对“我与重庆档案”征文、“重庆档案与中国抗战大后方”征文、“京津沪渝档案学会学术研讨会”和“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征集论文以及《重庆档案》期刊、重庆档案信息网登载文章进行广泛涉猎、认真筛选的基础上,结合各类文章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实际,研究拟定了《2011—2012重庆市档案工作者文集》编纂纲目,精选出各类文章86篇,分别收录入“发展导航篇”、“事业总览篇”、“理论研讨篇”、“业务交流篇”、“考察调研篇”、“抗战史话篇”和“兰台情怀篇”等七个部分。同时,对其中部分文章进行了删节、修改、完善。目前,正在对一些重点文章相关段落、文字语言、标点字符作进一步审校,正在联系印刷厂对封面、版式进行设计,确保在春节前付印成书。
三、规范市场经营活动
(一)强化内部经营管理。档案咨询事务所对库存杀虫药、档案盒等档案用品进行了全面盘点,对应付款、欠款进行了认真清理,进一步强化了进货、入库管理和财务日常管理,解决了以前所有欠款近10万元。
(二)启动企业评审定点工作。按照“先外后内、先总后细、先易后难”的思路谋划和推进此项工作。首先,依据法律法规,从档案事业行政管理的角度,规避了行政机关推荐或定点企业的不规范行为,明确了相关权责关系。10月,学会起草《重庆市档案局关于明确档案行业市场活动中相关权责杜绝欺诈行为的通知》(代拟稿),印发全市档案系统,还将于近期在《重庆档案》上刊发。《通知》明确:“以前重庆市档案局出台或颁发的有关“推荐”、“定点”、“指定”企业的文件、证书一律作废。今后,由重庆市档案学会参照中国档案学会的相关办法开展档案设备、用品及服务加工企业的评审定点工作。”其二,根据行业组织需要和学会章程规定,参照中国档案学会办法,拟定了《重庆市档案学会档案设备、用品与服务定点企业资格管理办法》,待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后公布实施。下一步,将根据不同类别企业的实际,拟定评审定点工作具体方案并尽快组织实施,先着手开展档案包装用品生产或经营企业的评审定点工作。同时,还将依照档案行业相关规范、标准,强化对档案设备、用品的监制、监销工作。
(三)开展对市档案馆馆区出租房屋物业管理业务。接受市档案馆委托,按照市档案馆与学会签订的《租赁房屋管理委托书》约定,对市档案馆馆区出租房屋进行物业管理并收取相应管理费。近几个月,由市档案局(馆)办公室牵头、学会办公室承办,对市档案馆馆区内出租房屋面积进行了重新丈量,对房租标准进行了重新核定,并按照重新确定的面积、标准对各承租户应该缴纳租金进行了核算,全面彻底地清理了各承租户所欠的房租、水电费,制发了缴费通知单,开展了欠款催收工作。同时,重新拟定了规范的租赁合同,办理落实了各承租户续签合同事宜。目前,各承租户所欠的房租、水电费以及明年房租正在陆续到帐。
四、强化学会内部建设,积极参与局(馆)工作
(一)加强学会内部建设。通过飞驶特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两名工作人员,充实了学会办公室力量。搬迁调整了学会办公室和档案咨询事务所办公地点,制作更新了办公楼标牌以及门牌,改善了办公环境和窗口形象。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培养锻炼,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积极参与局(馆)工作。全程介入了“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名人手迹展”赴台巡展工作,目前正在起草赴台巡展工作总结。积极做好有关展览展架展品的保管及外调使用工作,组织名人手迹展赴彭水县巡展,不久后还将运至万州展出。承担《国家综合档案馆功能研究——以重庆市档案馆新馆建设为例》课题中“展厅设计与展览构思”部分,拟定了初步设计方案提纲。组织人员起草了况局长在西部12省区市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史料汇编工作会上的讲话稿;协助经科处举办了“企业档案工作研讨会”。
一年来,学会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距离档案事业发展需要、距离先进地区和先进社团工作水平、距离广大会员的期望和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有:一是在服务档案事业发展方面缺乏总体战略思考和有效创新举措;二是学术活动开展不够,学术研究成果不足,学会的专业性、学术性体现不充分;三是学会组织与会员之间、会员与会员之间交流互动不够,学会工作的活力和凝聚力不强;四是自身造血功能还没得到充分挖掘发挥。这些都有待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完善、努力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