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0/5/9 14:34:01

本地档案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綦江区档案局2012年档案工作呈现七大亮点

作者:晏梅 来源:綦江区档案局 发布时间:2012-12-22 07:04: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是开展优质服务,打造群众满意服务窗口。加强档案查阅利用工作,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档案查阅利用工作积极服务民生,今年前10月就超出了2011年全年的查阅利用总量,对维护地区稳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截至11月底,共计接待查档群众8543人次17795卷册(件),为解决群众矛盾和纠纷、农村宅基地复垦、征地拆迁、房屋买卖过户、超龄养老保险、工龄计算等提供了有效凭据材料20246份。另外,利用民国档案26卷,利用资料 10人次24册。
        二是周密部署封馆杀虫,确保馆藏档案安全。通过对库房实地的测算和周边环境的调查,在既达到档案有效杀虫、又能保障大楼工作人员安全上班的前提下,与市档案局保护处专家共同制定了详细安全的封馆杀虫工作方案。同时,为了尽力减少封馆杀虫工作对群众查阅档案造成的不便,提前在《綦江日报》、綦江电视台和单位公示栏刊登启事进行告知。并利用已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坚持开展查阅利用服务。10月25日,市档案局保护处专家按计划对区档案局档案库房实施了封馆杀虫工作。在完成排风和整理上架等工作后,11月19日正式恢复对外开放档案的查阅利用。
        三是积极开展接收工作,不断丰富档案馆藏。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9号令精神,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一是开展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档案的整理移交工作,完成1414卷退耕还林档案、78卷天保林档案的接收进馆;二是接收茧丝绸厂、化肥厂、猪鬃厂、綦建一公司等四个破产企业3225卷册档案进馆保存;三是征集族谱资料3册;四是接收死亡干部档案9册。
        四是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化档案馆。争取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由财政划拨专项经费对馆藏民生档案和未列入国家抢救目录的民国档案开展数字化工作,全年共计扫描档案1186412页,录入条目312504条,超额完成了年初预定的50万页扫描任务。其中完成馆藏民生档案全文扫描1042142页、录入284165条;抢救馆藏民国重点档案1800卷,全文扫描144270页、拟写题名28339条、录入条目28339条、裱糊4367页。馆藏档案涉及查阅量最大的民生档案已经初步完成了数字化加工工作,并及时提供已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查阅利用,有效地缩短查阅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继续加强档案信息网站的建设,及时更新和发布信息287条次,使之成为档案部门对外开放的窗口。
        五是加强档案业务指导,大力提升整体水平。加强全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业务的监督指导,全力提升全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强化社保、医保、民政等部门的业务指导,提升社保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坚持推进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等级复查工作,指导区卫生局通过重庆市档案目标管理二级单位验收和区检察院通过重庆市档案目标管理一级单位验收;继续开展农户建档工作监督指导,促进行政村建档工作。指导郭扶镇富家辣椒专业合作社、綦江区润草蔬菜股份合作社等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建档;坚持开展业务培训,对区公安局和万盛旅业公司等部门和企业进行档案业务培训,并对成远集团、瑞礼公司等2家民营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进行指导。
        六是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档。加强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将档案法律法规知识装订成册,组织工作人员利用乡镇赶集的时间到郭扶镇和打通镇开展了2次“档案法制进基层”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全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办事处300余名档案工作人员参加了国家档案局组办的“飞狐灵通杯”档案法制知识竞赛活动。深入宣传贯彻国家档案局9号令,研究制定了《重庆市綦江区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细则》。认真落实了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行政,全年无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及其他违法行为。对本地区企业贯彻《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牵头完成专题调研报告。结合实际制定全区档案法制工作“六五”规划并及时报送市档案局和区法制办备案。
        七是认真抓好信息宣传工作。今年綦江区档案局的信息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创造了信息报送和采用的历史新高。至11月底,全局编发信息119条,被《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网》等国家级媒体采用36条,被《重庆档案》杂志、《重庆档案信息网》、《重庆地方志》等市级媒体采用48条,被《綦江日报》、《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等区级媒体采用18条,有力地提升了綦江区档案和地方志工作的知誉度。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