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流域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研究座谈会在荣昌召开(图)
4月19日在荣昌县瑞尔戴斯大酒店召开重庆市档案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年会后的当晚,市人大常委会常委、民宗侨外委副主任、市档案学会理事长况由志主持召开“乌江流域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研究座谈会”。市档案局(馆)正厅局长级干部、市档案学会名誉理事长陆大钺,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市档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郑永明,以及黔江、涪陵、荣昌、武隆、秀山、酉阳、彭水等区县档案馆和重庆工商大学档案馆主要负责人参会。
会议深入探讨了乌江流域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研究的意义和作用,一致认为:乌江流域在抗战时期是稳定的大后方,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乌江流域涉及抗日战争的档案,形成了乌江流域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乌江流域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是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关于抗战时期的重庆大轰炸、中国远征军、“驼峰航线”、滇缅公路等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果,但与之齐名的乌江航运、川湘公路的历史记录——乌江流域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的研究还是空白。开展乌江流域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研究有利于填补这一空白,有利于反映乌江流域抗战大后方的历史原貌,有利于保护挖掘乌江流域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资源,有利于发扬光大乌江流域各族人民的奋斗精神,为实施武陵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国家战略提供历史文化支撑;有利于推进渝台档案行业资源共享、交流合作,为两岸合作重修抗日战争史、民国史准备资料,为两岸彻底消除分歧提供史实,为两岸政治对话可从基层开始拓展话题。
会议对乌江流域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研究下一步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提出:在研究方法上要注重统一组织与以区县为单元相结合;在组织方式上要着力搭建学术载体和交流平台,做到以文赴会,不断推出研究成果;在工作步骤上要科学筹划,阶段推进,做到积小胜为大胜;在工作立足点上要先作前期工作、出一批阶段成果,同时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力争在2015年配合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在彭水县举办海峡两岸乌江流域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研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