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重庆乡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璧山召开
近日,民国重庆乡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璧山召开,会议由璧山县委宣传部主办,璧山县档案局(地方志办公室)承办,沙坪坝区档案局、沙坪坝区地方志办公室、巴南区档案局(地方志办公室)、北碚区档案局、北碚区地方志办公室协办,四川大学西南文献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会议特别邀请了四川大学、西南大学、沙磁文化促进会等部分专家、学者和市档案局领导。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民国重庆乡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对于民国重庆乡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形成了以下观点:一是民国重庆乡村建设运动是抗战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探索改变社会结构,改进社会生活方式,是一次社会改良运动,是城乡统筹的第一步,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二是民国重庆乡村建设运动实践涉及到人类的文明转型,倡导从新民的角度去改变农民的观念、文化、心灵,推动从技术、文化、教育、卫生等立体的转型,使农民真正成为城市的推动者和乡村的改良力量;三是民国重庆乡村建设运动为后来的理论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特别是璧山县档案馆馆藏的华西实验区档案史料对于了解抗战时期大后方的乡村建设情况,对于重建中国的乡村建设史,对于深入探讨中国乡村建设对世界平民教育,对国际乡村建设的影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四是民国重庆乡村建设,特别是晏阳初乡的村建设实践是后发展国家社会转型的一条特殊道路,他倡导乡村建设不是搞乡村救济,也不是搞一个模范乡村,而是再造民族,从根子上,从精神上彻底改造整个民族。同时,与会专家、学者还针对如何开发利用华西实验区档案史料,进一步深化民国重庆乡村建设研究,提出了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