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县馆藏晏阳初华西实验区档案备受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教授(左二)到璧山县考察晏阳初华西实验区档案
12月11日,著名经济学家和 “三农”问题专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教授一行,到璧山县考察晏阳初华西实验区档案,提出将璧山县档案局(馆)纳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科研基地的设想。
中共璧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晋向温铁军一行,介绍了璧山县的有关情况,县档案局负责人介绍了璧山县档案馆馆藏晏阳初华西实验区档案的基本情况。温铁军一行到县档案馆实地查阅了部分档案后非常感慨,他说,今天虽然时间很短,翻阅的档案有限,就是这样也已经令我们感到震撼!
温铁军长期致力于“三农”问题研究,在2004年元旦CCTV年度经济人物颁奖会上,曾被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誉为“中国农民的代言人”。他认为,20世纪在中国大陆发生过两次乡村建设运动。第一次,从1920年代开始,以晏阳初、梁漱溟等为代表,展开了中国大陆自追求现代化以来的乡村建设运动。第二次,就是在1980年代搞了“大包干”之后。1986年开始搞农村试验区时就讨论过,现在干试验区,要不要和早年的乡村建设派比较?大家认定的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和第一次乡村建设是相似的。所以,当时我们就干了一件事情,去图书馆把二三十年代的资料复印回来,以便比较研究,看看我们干得怎么样,两代乡村建设派干了什么。从这个意义看,璧山县馆藏晏阳初华西实验区档案,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非常珍贵,应当组织和整合多方面的力量整理和研究。为此,温铁军提出下一步将璧山县档案局(馆)纳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科研基地的设想。
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名誉院长晏鸿国、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潘家恩博士等陪同考察。
中国工业合作社国际委员会主席、英籍中国专家柯马凯(Michael Crook)先生(左二)、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文学教授康温丝(Lowa State University)女士(左三)正在查阅华西实验区档案
又讯 12月11日,中国工业合作社国际委员会主席、英籍中国专家柯马凯(Michael Crook)先生、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文学教授康温丝(Lowa State University)女士一行,考察璧山县档案馆馆藏晏阳初华西实验区档案。柯马凯先生此行,还商谈了向璧山县档案馆赠送其母亲伊莎白·柯鲁克(Isabel Crook)新著《兴隆场》的有关事宜。
伊莎白·柯鲁克(Isabel Crook),加拿大人,著名国际友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教育家、新中国英语教学园地的拓荒人。1939年,经晏阳初介绍,参加璧山兴隆场(今大兴镇)的乡村建设实验。《兴隆场》一书,系伊莎白与著名儿童教育家俞锡玑合著,由中华书局出版,内容涉及1940年至1942年璧山县兴隆场(今大兴镇)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市场、宗教、祠宇、仪式、宗族、家庭、性别关系、职业构成、医疗卫生、儿童教育、社区调解、法律诉讼、战时动员、社会分化、秘密会社(哥老会),以及乡村建设实验等方方面面,堪称社会学、人类学以及中华民国史、乡村建设运动史的必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