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苟有恒 久久自芬芳(图)
|
|
沈局长(左2)陪同吴刚副市长、区委书记张鸣视察档案新馆 |
档案组考察档案新馆 |
|
|
沈局长(左)陪同汤宗伟区长、鞠飞副区长考察档案新馆 |
沈局长(右2)参加涪陵区百名领导谈发展访谈节目 |
责任,一个耳熟能详的名称,普通而又非凡,抽象而又具体。说它普通,是因为对任何人来说,它都是一个行为准则,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父母、夫妻、子女,都有一种责任,责任维系着家庭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和睦与稳定。说它非凡,是因为它的内涵广阔而深远,上对国家社稷,下对黎民百姓,承接历史,延续未来。说它抽象,你难以触摸到它的物化形态,却又真切感受到它的存在。说它具体,是因为它是用人们的行为来表现,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付出。沈坚慧,一个理性、优雅、聪慧的美丽女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就是这样理解和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的。
临危受命解难题、破冰前行上台阶
2007年4月,沈局长为了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放弃热门部门转行到涪陵区档案局,担任党组书记、局(馆)长。沈局长上任之初,涪陵区档案局正处于最艰难、最重要的转折期,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一是档案局馆和职工宿舍楼已纳入区政府规划的高笋塘商业步行街范围,局馆的整体搬迁、新馆的立项建设及职工宿舍的拆迁安置、补偿一系列难题急需解决落实;二是在职工勤人员身份的转换、退休人员工资的重新套改、拖欠银行贷款等历史遗留问题也亟待落实化解;三是档案目标奖取消后如何将档案工作纳入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也需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面对诸多问题和挑战,沈局长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5年来,她团结带领党组一班人,紧紧围绕区委、区府中心工作,以建立和完善“三个体系”为目标,提出“立足档案强基础、跳出档案谋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以档案馆迁建工程为重点,破瓶颈、促搬迁、抓建设,扎实推进涪陵区档案事业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涪陵档案局各项工作均名列前茅,档案工作纳入了政府基本目标考核范围,圆满解决了各项历史遗留问题,职工宿舍就地还房、全部搬进了步行街新建的公寓,档案局馆圆满完成整体搬迁,档案新馆建设也基本完成,涪陵区档案局馆各项工作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续几年获得市上表彰,也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高度肯定,涪陵区档案工作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春天,开创了涪陵区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在成绩面前,她只是淡淡一笑,在平和中透出深沉和凝重,她说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实实在在的责任,于是,她依旧奋力而行,在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中,展示她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和人格魅力。
注重学习强素质,理想信念不动摇
作为党组书记,一班之长,几年来,沈局长特别注重职工的思想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三项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干部思想教育、业务素质培训,夯实了档案事业人才基础,培养锻炼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队伍。沈局长具有很强的大局意识,注重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制度管人,注重跳出档案看档案,高瞻远瞩制定了涪陵区档案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七个加强,七个提高”的工作重点,档案事业发展思路明晰、步履稳健,局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干部充满活力。
同时,沈局长还着力加强干部职工的学习,综合素质的提高。她不仅带头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学习,带头撰写学术论文、上党课,而且鼓励全区档案人撰写信息文章,开展档案业务研究,营造学术氛围,近年涪陵档案学术研讨硕果累累,全局先后有20篇论文选入市级及以上优秀论文集,有8篇获市档案科技成果奖和档案学术研究优秀论文奖;沈局长1篇论文文章入选国家2008年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1篇论文获“我与重庆档案”征文大赛一等奖,1篇论文获重庆市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攻坚克难破瓶颈、硕果累累创价值
沈局长初到档案局时,面临着库容严重不足、技术和服务功能用房基本无力保证、库房设施、设备不齐不全、落后,周边建筑物密集且距离近等安全隐患突出等诸多问题,档案馆库建设成为制约涪陵区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为此,建设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满足地区档案安全保管利用和为社会及群众服务需求的新时期公共档案馆首先档案馆的整体搬迁就成为了涪陵区档案局工作重中之重。然而,对于弱势的档案部门要修建档案新馆,却是一项立项难、建设人才缺、资金筹措艰巨等非常艰巨的任务与挑战。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作为领头人的沈局长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带领全局职工齐心协力,全力以赴,以“志在必得、追求卓越”的信心和决心,以创先争优为抓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积极争取区委区府及上级部门的重视支持,充分发扬涪陵人“敢为人先、不甘人后”的精神,将档案馆的拆迁纳入区政府步行街的规划中,将档案新馆建设纳入区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范围,多方筹集资金,奋力推进档案新馆建设,目前一座占地10亩,建筑面积7500m2,功能设备齐全的涪陵档案现代会新馆已在李渡新区拔地而起,档案新馆建设让“档案工作者很有尊严”。
在狠抓档案馆搬迁和新馆建设的同时,沈局长还特别注重着力推进档案服务,做好档案查阅利用、关破企业档案接收、特色档案征集、安全体系建设,推动城乡统筹,支持和服务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机构改革、干部人事管理、社保业务、民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形式、新领域的建档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档案工作之途,认真谋划建设档案强区之路,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一方面从藏量和结构上不断丰富和优化馆藏信息质量,另一方面提速档案现代化建设,着力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步伐,提高档案资源利用率。目前,全区达标定级单位230个,达标率超过80%,机关企事业单位建档率90%以上,村(社)级建档率约20%,档案的利用率和建档率创历史新高,档案达标升级单位全市最多;档案馆藏突破30万卷,移民档案近4万卷,公检法档案近30万卷,全区100余个单位开展了电子文件归档,10多个单位完成室藏档案的全文扫描,区档案馆馆藏全文扫描3.8万卷、466万页,目录数据52万余条,总容量206G,数字化档案馆初具规模。
大公无私舍小家、真心诚意显魅力
多年来,沈局长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对档案事业负了责,对职工动了情,却欠下了许多亲情债。沈局长深感欠家人太多太多。首先是欠女儿太多了。记到刚到档案局不久,女儿就面临高考,但她为了档案馆拆迁忙前忙后,挨家挨户作动员工作,为了档案新馆立项跑区委、区政府,跑规划……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无暇顾及关心过问女儿考试问题。4年后,女儿大学毕业面临毕业分配问题,而档案馆建设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她也无暇顾及女儿的事情,更莫说为女儿找关系落实工作。其次,欠父亲母亲太多了,虽然同在一个城市、近在咫尺,但由于工作太忙,她也基本没空回家看望老人家,更莫说是为老人家煮顿饭、刷下碗……更为遗憾的是,2010年老母亲生病住院,她也始终没有放弃工作而留下更多时间陪伴在老母亲病床前,老母亲去世没两天,她又风风火火投入到工作中,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地为新馆建设到处奔波。再次,欠家庭太多了,由于工作的忙碌,几年来也不能抽出更多时间顾及家庭,尽到家庭的义务,以致家庭生活受到极大影响。虽然对家人有太多太多的歉意,但沈局长依然为档案事业不停忙碌着、奉献着,秉承着“有为才有位”的信念为档案事业争名夺利,而不计较自身得失、功名。
就这样,沈局长,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人,在事业面前,她敢于负责,求真务实;在工作面前,她率先垂范,敢作敢为;在苦乐面前,她以苦为乐,无私奉献;在金钱面前,她两袖清风,清正廉政;在荣誉面前,她不骄不躁,奋力前行。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沈坚慧局长就是这样践行着党和人民给予的光荣责任,追求着人生最美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