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区召开西部档案强区创建工作研讨会
近日,西部档案强区创建工作研讨会在大渡口区档案局召开。市档案局正厅局长级干部陆大钺、副局长李玳明、馆室处负责人以及涪陵区、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档案局领导出席会议。李玳明主持会议。
会议围绕“创建西部档案强区”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与会领导专家对大渡口区档案局自加压力、敢为人先、积极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发表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沙坪坝区档案局局长吴红建认为:档案强区的内涵应从硬件、软件、特色三个方面来诠释。硬件,包括保障体系、馆舍条件、形象等。软件,包括社会档案意识、馆藏资源、数字化程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区域内业务工作发展程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社区档案工作、档案编研等等。特色,即相对突出的方面。作为强区,要结合区县特点,打造特色和精品。一定要在某些方面相对突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各区县有各自的特色和突出的地方就是强,重庆市建设20-30个这样的强区,就能为西部档案强市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建议:有必要由市局按照试点的情况进行评审验收;有必要签署局区合作协议,形成局区共建的良性局面;要加强档案业务队伍力量建设。
涪陵档案局副局长蒋绍华认为:一是制定一个在全市具有指导意义的档案强区标准体系,应充分考虑其涵盖率和概括性,使之有更广泛的执行和操作意义。二是“档案产业”的提法应重新审视。可考虑结合文化事业建设,开发档案文化衍生品。三是关于几个量化指标的设定问题。2015年区属各单位、部门信息化率100%;馆藏量每增加5千卷增配1名工作人员;2015年全面建成数字档案馆。这几个指标设置过高,实现难度较大。四是关于档案收集和征集问题。接收年限的划定应视区县的实际确定,重点要突出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的接收 “双轨制”。档案征集工作重点应放在制定档案资料征集和奖励办法上。五是关于队伍建设。要充分考虑档案事业的发展和强区建设工作的需要,设定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结构比例。六是关于资源整合问题。对实行双轨制的专业和专门档案,要实现100%的档案资源整合,在政策和实际层面可行性不大。七是关于阵地建设。阵地建设重点应放在“五位一体 ”功能建设和发挥其功能作用上,档案馆对外用房面积的增长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江北区档案局副局长刘宴林认为:强区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档案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最终意义是要满足人民对档案文化的需要。强区建设的标准体系应着眼于改善事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难点在于队伍建设,包括区县级档案部门队伍建设和基层单位档案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抓手在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和服务功能建设。
渝中区档案局副局长朱平认为:一是制定的标准要争取得到市局和国家局的认可。二是标准体系要把握好粗和细的问题,有的可以定性不定量,需要定量的一定要明确具体。三是强区建设时间跨度不能太长,以2-3年为宜。四是强区建设关键要放在档案事业发展保障体系和基础业务建设两个方面。
市档案局馆室处干部邓国强认为:一是标准体系中的指标涵盖还不太全面。二是有的数据还不够科学。三是有的小项有交叉重合。四是有的小项应作调整。
市档案局馆室处处长张明全认为:一是建议将标题改为《大渡口区创建西部档案强区目标体系》。二是将“宣传、检查”改为“法制建设”。三是建档率达100%这种表达需要再斟酌。四是档案利用率的提法不科学,可考虑改为开放率。五是“档案产业”建议删除。六是用语要进一步规范,表述要更精准。
市档案局正厅局长级干部陆大钺指出:档案强区的建设为西部档案强市建设奠定了基础。强区建设要以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建设时间跨度不宜太长,到2015年为宜,2015年以后的工作只设定方向。《大渡口西部档案强区建设体系标准》(征求意见稿)包含4个方面,20条内容,58个小项。建议:一是标题改为《大渡口区创建西部档案强区目标体系》。二是将法制建设单独设条。三是建档率指标意义不大,应作调整。四是把“利用率”改为“开放率”比较恰当。五是数字档案馆建成时间不能安排得太晚。六是对于人员队伍素质情况不用职称来衡量,改为学历水平为好。七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探索一种新的用人机制,如实行外包、外聘,引入档案工作人员志愿者机制等。八是档案资源整合模式和打造档案精品两个方面应进一步细化。
市档案局副局长李玳明指出:一是对于强区建设,档案界没有全面、完整的解释,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取,这需要档案部门的同志积极思考,付出艰辛的劳动,从理论、实践两个方面去探索。二是打造西部档案强区必须突出经费强、资源强、手段强和人员强,才能整体推进,实现建设目标。要深刻体会四个体系所蕴藏的内涵,按照冬权局长对四个体系的解释并结合实际确定目标体系的具体分解,通过逐项指标的完成,最终实现奋斗目标。三是打造西部档案强区,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提出时间要求,分布实施是很有必要的。大渡口区档案局还应在强区建设的具体措施上做进一步思考,进一步理清指标内容的逻辑层次,进一步明确指标体系重点。使制定的实施方案目标明确、措施具体、逻辑清晰、重点突出,表述准确。建议:一是《大渡口打造西部档案强区工作实施方案(草案)》和《大渡口西部档案强区建设体系标准》(征求意见稿)由区委、区政府联合印发,增加权威性和执行力。二是《大渡口打造西部档案强区工作实施方案(草案)》中申报评估安排取消。将实施步骤改为学习动员部署阶段、目标体系实施阶段和建设情况总结阶段。草案中召开强区建设工作会议、邀请国家局领导参加、开展执法检查、创建国家一级档案馆的提法还需仔细斟酌。三是标题改为《重庆市大渡口区建设西部档案强区目标体系分解》(征求意见稿),表头内容改为:目标体系、目标内容、推进措施及要求、主办单位、协作单位和备注等项目。四是《大渡口西部档案强区建设体系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知晓率、建档率、进馆率、整合率、备份率等量化指标要反复斟酌,量力而行。要突出几个特色,明确应主要体现的几个指标。创建工作必须积极争取区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和认可。五是信息化建设除抓好电子文件中心和数字档案馆外,还应探索建立新型的网上档案管理体制,实现档案在线接收、在线管理、在线指导和资源共享。六是档案产业化的提法有些超前。建议改为探索和培育档案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扶持档案服务机构的发展和档案服务实体建设,加强对档案服务机构的设立与变更的登记和备案工作。
大渡口区档案局刘强局长对与会领导专家的辛勤指导表达了真诚的感谢,并表示大渡口区档案局将认真消化学习与会领导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进一步理清思路,从创建目标、实施步骤、具体措施和标准制定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细化。按照李玳明副局长“立足重庆、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工作思路,不断丰富和完善强区建设内涵,制定科学可行的强区建设工作方案,实现强区建设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