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档案局积极推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彭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11年建设完成。基地建筑面积100余平方米,总投资26万元。基地以图片介绍为主,辅以少量实物。基地图片分为“前言”、“历史篇”、“人文篇”、“成就篇”、“结束语”共五个板块。文字说明 2万余字,使用图片40余张,配有6个实物展示柜、一台投影仪,2个音箱。今年4月,中共彭水县委批复同意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目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接待参展人员十余批次,300余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为全县中小学生举办了2次专题展览。
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管理彭水档案局配备了一名解说员,出台了《彭水县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彭水县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室管理制度》。
合理定位,突出特色。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彭水档案局突出了“政治性、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教育性、观赏性”特点,展现了本行政区域发生的最能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党的历史事件和建设成就,进而激发人们参与三个文明建设和为党为国无私奉献的激情。
删繁就简,突出亮点。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中我们避免了贪大求全,内容冗杂。站在受众的角度和中小学生的视野去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展出内容脉络清晰、线索明了,看点精彩,视角新颖。在以后的建设中将重点从交通改善、民族和谐、民生细节(盐巴)、水患治理几个方面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亮点。
加大实物征集力度,增强观赏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大了实物档案的分量,合理分布文字和图片,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和口号。实物档案的征集注意了针对性和系统性,收集了和受众息息相关的实物档案,以引起共鸣,实现教化的目的。
努力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人民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注意了“贴近民生、贴近实际、贴近时代、贴近心灵”。把是否能引起参观者持久的心灵共鸣,参观者是否愿意反复多次参观基地,作为检验基地建设的目标,努力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成为人民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