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0/5/9 14:26:52

本地档案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挖掘档案潜力 展现涪陵风采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来源:涪陵区档案局 发布时间:2012-06-17 07:46:00 浏览次数: 【字体:

涪陵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07年11月由中共涪陵区委以“涪区委[2007]147号”文批准命名,几年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涪陵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旨精神,紧扣档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的主题,立足馆藏,依托档案,着力挖掘档案独特的历史内涵、文化内涵,面向社会,以展览为主要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成为涪陵区社会主义教育的文化场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紧张而有序的开展,涪陵档案局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沈坚慧同志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重庆市涪陵区档案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及时解决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落实了工作经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管理科,由管理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法规人事科科长为副主任,管理科其他为工作人员,具体承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工作,形成了较完善的分工负责制,使基地建设的资料收集、计划安排、组织协调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统筹兼顾,办好展览

(一)确定原则、拟清思路。举办档案展览是档案馆工作水平和素质的综合体现。作为区县级档案馆,规模较小,各种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经费十分有限,掌握的史料有限,不少资料难以寻找,有些史料残缺不全,举办档案展览本身就有一定难度,一但形成后就不便经常改动、更换。因此,我们在档案陈列展览中,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扬长避短,以档案馆为主,又不局限于档案馆,涉及全区又不脱离档案馆的原则,力求全面展示我区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辉煌的成果,使档案展览具有一定地域特色和文化涵量,所展内容客观、翔实、稳定,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史料价值。

(二)敲定方案、组织资料。在举办档案展览前,涪陵档案馆组织相关人员到上海、太原、青岛等地档案馆参观学习,积累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回来后,根据本馆特点,经过反复研究论证,确定以“档案见证涪陵”为主题,由前言、涪陵概貌、历史积淀等十六个版块组成。同时制定了征集重要档案资料的方案,制发《重庆市涪陵区档案局关于开展档案征集工作的通知》,并针对个别重要内容单独制向特殊单位发征集档案资料函,还自行外出拍摄涪陵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工业企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等的情况,努力挖掘档案馆内部潜能,寻找具有相对价值的档案资料。特别注重所收集图片资料的代表性和包容性,尽量把优等品和精品纳入进来。

(三)审定图文、设计排版。我们按照各小主题相对集中原则,选取同一内容图片尽量不重复但又能体现主题的图片,从不同的角度、范围,反复比较、全面精心地从2600多张图片中筛选好出450多张图片。各个主题以及各个图片的各种文字说明,我们都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对比,力求实事求是、文字简练、表达准确、逻辑严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在排版时,我们把现实与艺术结合起来,处理好每一面墙版面的整体布局,每一版底色的搭配、延伸,每一张图片的形状大小、清昕亮度、底色匹配,每一个文字的字体、字号,每一段(句)文字的疏密、整齐,使各展版版面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各个版面错落有致、布白均匀、搭配适当、生动活脱、美观大方。

三、见证涪陵,激励人民

在涪陵区委、区政府、区委宣传部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先后在涪陵体育场外广场、涪陵广场和涪陵区委会议中心和部分乡镇、学校进行了展览,这些展览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展览中,虽然有时酷暑难耐,烈日当头,有时岁暮天寒,霜气袭人,但先后有近2万余人兴致勃勃参观了展览,有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员工、有企业职工,有退休职工,有在校学生,有社区居民,有农民工,也有家庭主妇……涪陵区政府副区长鞠飞、区政协副主席蒋维佳走到“科教跨越”展版前,用手触摸着恢复高考后“1977年四川省高等学校招生数学试题”内心激动不已,情不自禁地说: “这不是恢复高考时的数学试卷吗?好珍贵哟”!已是80多岁高龄的陈龙大爷是涪陵职教中心的退休老师,是地地道道的涪陵人,他一大早就来到涪陵广场认真仔细地看了所有的展板,并深情留下“从你们的展览看到涪陵旧貌换新颜,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良好成绩,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痛苦已成过去,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实”的感言;70多岁的建峰化工的退休工人卢国惠在留言中写道:希望平时多作类似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全区市民延着革命烈士的足迹,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步入世界强国的行列;70多岁的吴廷辉大爷给我们提出了“把各个时期的各级各部门的档案一定要完整无缺的保存和保管好,为四化建设作贡献”殷切希望;新生代的涪陵人,涪陵实验小学一个小学生说:“看了这些展览,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我们一定好好努力,长大后把家乡建设得更美”。这些只言片语充分表达了他们对涪陵几十年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欣喜,对家乡巨大变化的感慨,对档案事业的肯定,对档案工作者的慰藉,对未来涪陵的展望。

四、几点体会,以求共勉

(一)观念创新、认识提高,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保证。通过学习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到,立足档案馆依托档案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档案工作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和根本出路,它不仅拓展了档案馆自身服务功能,而且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示了档案馆的魄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档案、认识档案、重视档案,增强了档案法律意识,初步达到了以史为鉴、存史育人的教育效果。

(二)领导重视、部门协作,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关键。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的全过程中,局领导非常重视,全力支持,成立相关机构、选配精兵强将、落实工作经费,保证筹建工作顺利开展;区委办、政府办、党史办、地方志办、文广新局、博物馆等单位鼎力支持和帮助,无偿提供的大量的资料图片,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三)团结奋进、创新高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基础。我们把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列入档案工作的中长期规划,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并集中全局同志们的力量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发扬团结奋进的精神,创新、高效地工作,顺利完成了基地的各项工作。

五、长路漫漫,任重道远

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新时期的新事物,整个工作我们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提高。今后我们一是要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更科学、规范的运作程序,努力创造文明、卫生、优美的参观活动环境;二是要积极探索和运用现代化科技展示手段,努力加强和规范展览的制作、展品的陈列和文字说明编辑,多到乡镇、学校等进行展览和宣传,增强教育效果;三是要不断提高兼职解说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注重扩大知识范围和加强普通话的培训;四是要加大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对外宣传力度,使基地真正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和青少年朋友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五是要继续深挖档案文化,展示档案风采,努力创建成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