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通过国家验收
3月6—7日,由国家档案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局等组成的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国家验收组,对丰都县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进行了验收。验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验佐证材料和实地检查县档案馆、三合街道办事处、杨柳村、维成专业合作社等11个单位,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验收标准》,经综合评议,丰都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达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验收标准》的要求,同意通过验收。在三年的创建工作中,丰都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扎实开展。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保障有力。丰都县是国家移民工作重点县和扶贫工作重点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将档案工作列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增加县档案局(馆)人员编制至24人,配强局(馆)领导班子。加大投入,筹措1650万元新建6386平方米县档案馆。2009年5月开始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涉农部门为成员的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实施方案,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和推进会,将档案工作纳入县级部门、乡镇(街道)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建立了“月督查、季总结、年评比”的工作机制,为创建工作提供政策支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召开专题会议,开展现场办公,深入乡镇(街道)、村和专业合作社督促检查,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县档案部门加强指导,创建工作落实到位。丰都县档案局成立了创建工作业务指导小组,制定了创建活动实施意见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定点联系指导制度,采取“村级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县示范”的方法,通过送档案业务培训到农村基层、建立档案业务指导QQ群等方式,加强对乡镇(街道)、村档案业务指导。联合有关部门举办档案专题培训班78期,培训县、镇、村档案人员3800人次。在丰都档案地方志网上建立“三农档案”子网站,上载涉农已公开文件和信息,对不通宽带的行政村开展“送档下乡”,发放涉农档案信息光盘及宣传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民不出村就能查阅政府公开信息和涉农档案信息。重视档案编研和科研工作,成果丰硕。县档案局(馆)连续9年获重庆市档案工作先进,2011年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
三、相关涉农部门积极配合,创建工作稳步推进。丰都县农业、民政、移民、林业、人力社保、计生等相关涉农部门与档案局相互支持配合,建立了联合发文、培训、检查的协调机制,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目前全县移民、林权改革、土地确权、农村社保等涉农专业档案已收集归档。
四、乡镇档案管理有序,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全县30个乡镇(街道)建档率达100%,其中27个达到重庆市机关档案工作三级以上标准;加强了对涉农专业档案的管理,及时开展土地承包、林改、退耕还林、土地确权、天保、农村社保等涉农专业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把村级档案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加强对村级档案的监督指导;实现了网络形式的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设立了县档案馆乡镇查阅服务点,方便农民群众和农村基层工作者利用档案。
五、村级档案工作逐步规范,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全县277个行政村和53个社区居委完成了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修订工作,建档率达到100%,建立农户档案8150户,65%的村级档案工作达到县级规范化管理标准,60%的村实现了网络形式的档案信息共享。档案利用逐步增加。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全县村级档案管理水平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