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0/5/9 14:23:36

本地档案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利用丰富档案资源 发挥教育基地功能

作者:钱进 李才东 来源:武隆县档案局 发布时间:2011-10-20 09:17: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0年以来,武隆县档案局(馆)按照国家局建设“五位一体”档案馆的相关要求,按照合理规划、主动征集、精心布置的工作思路,大力夯实展厅基础、围绕实物征集核心、牢牢把握布展关键,逐步建立了适合武隆县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通过举办展览、编纂书籍、开设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等形式,大力宣传武隆县在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中取得的成果,展现武隆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广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历史教育。2010年12月,武隆县档案馆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6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逐渐成为当地青少年进行“红色之旅”的热点和首选地,进而使基地成为全县人民学习历史知识、了解革命传统的重要课堂,成为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开创了县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局面。
    同步规划  精心布置
    武隆县新档案馆位于巷口镇,全馆占地3.3亩,工程总投资800余万元。在建设新馆的同时,着力规划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注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存史、育人功能。在新馆建设中,特别设立了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陈列室和展厅等设施在内,占地约500平方米的教育展示区和陈列室,并与新馆建设同步设计规划,同步完成。建成后的基地主题鲜明,结构完善,内容丰富,功能凸显,为县档案馆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爱国主义教育展厅共分成“铭记历史”、“迎接曙光”、“殷切希望”及“武隆发展”四个展区,分别介绍了武隆的历史沿革、工商农业发展、旅游风采、城市规划等内容,向参观者展示武隆从民主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发展的新形象、新面貌。“铭记历史”展区展示了四川二路红军在武隆开展活动、早期苏维埃遗址以及从民主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武隆县的历史人物等情况介绍、图片、实物,真实全面地反映了武隆的革命历史;“迎接曙光”展示了解放初期时武隆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留影、群众春节慰问新政权、解放布告、国民党溃军焚烧市民住所平面示意图等档案资料复制件共20余份,反映了武隆解放初期的历史面貌;“殷切希望”展示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人习近平、贺国强、等到武隆视察的珍贵照片共20余张,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武隆发展的重视和关怀;“武隆发展”展示了武隆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旅游、交通、工业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共有照片200余张。
    在图片展示的基础上,整个爱国主义教育展示区还设有23个实物展柜,摆放珍贵实物共120余件,其中有全国先进工作者奖章及证书、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证书及奖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证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二野军政大学纪念章和纪念卡、西南胜利纪念章、渡江胜利纪念章、中国人民纪念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成立40周年纪念章、二野军大建校50周年纪念章等。与此同时配备专职解说员,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解读武隆的历史,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积极主动  征集实物
    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武隆县局馆领导就开始着手规划展厅实物布置。为解决实物匮乏的“难题”,局馆长钱进提出了从馆藏档案中挖掘、社会各界中征集的应对措施,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开展实物征集工作。
    年初,在县委老干部局的大力配合下,武隆县局馆先后3次邀请上百位离、退休老干部到新馆参观并召开座谈会,效果显著,不仅得到了老干部的支持愿意主动捐赠实物,而且还得到了其他实物线索;根据这些线索,武隆县局馆领导亲自带队一一上门拜访,讲明意义,向他们介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情况,希望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老干部们被钱局长一行的肺腑之言所感动,在得知县档案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急缺实物资料的困难后,纷纷将珍藏了几十年的传家宝捐赠出来:老革命周金良将自己1947年在战场上递交的入党志愿书原件郑重地交到钱局长的手中;老战士田校荣将珍藏多年的10余张老照片拿了出来;谭永安老人把珍藏的反击战时我军使用的加农炮炮弹壳(长1米,重20斤)以及数枚徽章捐赠了出来……
    形式多样,教育功能初显
    在武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武隆县档案馆今年将凸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作为档案事业发展中的重点工作来推进,加强实物征集、精心布置,并于2011年6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
    目前县档案馆先后共接待参观群众500余人次,其中参观者规格最高的是国家档案局领导,年龄最大的是年满86岁老人,最小的是九岁的县实验小学学生,参观人数最多的是县实验小学和县第二实验小学的三年级到五年级上百名小学生,取得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已逐渐成为当地青少年进行“红色之旅”的热点和首选地。少先队员杨缘在参观时感言:“我们从来都不知道武隆有这些革命先辈,通过这次参观,我知道了这些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们,我们要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我觉得他们非常伟大。”
    武隆县档案馆已逐渐成为了解武隆历史、诠释武隆文明发展以及展示武隆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
    开发资源,凸显资政功能
    武隆县档案馆馆藏近10万余卷(册)档案资料,合理地整合和利用这些档案资源,深入挖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档案信息,是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政功能的重点和关键。
    近年来,武隆县档案馆在充分利用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先后编撰了《解放初期的武隆》、《中国共产党武隆县历次代表大会纪实》等近十种共60万字的史料汇编,供领导参阅和社会各界查询利用;为更好地发挥资政育人作用,武隆县档案馆又在2010年出版了《武隆县铁矿乡“6.5”鸡尾山山体垮塌抢险救援大事记述》一书,2011年出版了《中共武隆县历史大事记》(1999.12?2007.12)、《武隆党史人物》以及《中共重庆历史.武隆县卷》(1948.11?2007.12)等党史书籍。这些史志书籍的出版为进一步弘扬新武隆文化、推进武隆历史研究、加快武隆文化繁荣发展、推进武隆地方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
    网上展厅,加强宣传功能
    为扩大爱国主义宣传教育面,武隆县局馆在开通的武隆档案史志信息网站上增加了网上展厅专栏,上传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图片30余幅。公民在欣赏图片、观看展览、浏览文字的同时,不知不觉也加深了对武隆的了解、对家乡的热爱,逐步使档案史志信息网成为公众走近武隆、了解武隆的又一宣传窗口。
    利用档案资源建设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新课题、新挑战。武隆县档案馆将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水平,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档案服务手段,充分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的作用,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全县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服务。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