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下载

您的位置:首页 >下载专区>下载专区>详细内容

做好乡镇志编修工作之我见

作者:admin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06-12-27 23:21:00 浏览次数: 【字体:

    编修地方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重庆市地方志工作1985年开展,至2001年已出版区县(自治县、市)志39部,近5000万字,市志6卷590余万字和一批地情资料,促进了全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但重庆市地方志编修工作进程和其它省市比相对落后。为了切实做好第二轮修志工作,2003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第二届区县地区(自治县、市)志编写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03]158号), 对全市各区县修志工作的指导思想,编纂任务、工作步骤、编修质量提出具体的要求,全市掀起了第二轮修志高潮。由于机构改革,丰都县地方志办公室撤并到档案局,原来的修志工作者有的退休,有的调离岗位,留下来已不多,懂修志工作的更少,加之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修志工作曾一度处于瘫痪状态,成为被遗忘的事业。丰都县第一轮修志只有几个乡镇曾启动过,都未能修成正果。在第二轮修志工作中,做好乡镇志编修工作是做好续修丰都县志工作的关键。本人结合丰都修志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乡镇志编修工作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做好编修乡镇志工作的基本前提
    编修乡镇志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遵循志书编修的原则和规律,突出各乡镇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全面、客观、真实、系统的记载和反映各乡镇的历史进程。有关历史问题的记述必须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不能标新立异。
    二、加强领导是做好乡镇志编修工作的根本保证
    编修乡镇志一定要加强领导。加强领导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修志体制;二是各乡镇政府一把手是修志工作的责任人,同时确定一名副职专门分管这项工作。把各乡镇志编修工作纳入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工作目标。认真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充分调动修志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扎实稳妥的开展乡镇志编修工作。
    三、抓好队伍建设提高编修人员业务素质是做好乡镇志编修工作的人才保障
    修志是经世之作。务必把志书质量放在首位。“志乃信史”,质量是志书的生命。要出“精品良志”,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修志队伍。这迫切要求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乡镇志编修人员的综合素质。
    1.各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承接志书的主笔应是学者型人才,有条件的乡镇聘请著名学者主笔承修。组成一个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职具有抓,由资深学者主笔,聘请文字功底强,有一定修志经验的工作人员组成乡镇志编修小组,具体负责编修乡镇志。
     2.各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和稳定这支修志队伍,量才使用,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和学习。要大力创造条件,鼓励他们走出去,学习别人先进的修志经验和方法,为我所用,为编修好乡镇志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提高乡镇志编修质量是做好乡镇志工作的关键
    1.篇目设置要科学合理   篇目就是对记述对象科学地横分门类,先分大类、大类下分小类、小类下设条目,形成篇章节目。拟写好乡镇志篇目要遵循四个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标题规范性原则和篇次有序原则。从丰都县正在编纂的乡镇志实际情况看,写好乡镇志的篇目要注意三点:一是同一层次只按一个标准。设篇目时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按事物的一种属性作为划分门类的标准,同一层次必须按同一标准。二是选择恰当的分类方法。事物的多种属性就形成同一事物有多种分类方法,篇目设置时应选择一种最恰当的分类方法。事物的几个层次都要横分时,还要注意选择横分次序的最佳方法,使横分的次序科学、正确,以便记清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现状的全过程。三是要把握好横分的限度。横分层次不宜过多过细,一般两到三个层次为宜。过多过细,会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便展现宏观面貌;二是反映不出一个门类的多个方面在发展中的有机联系及其规律性;三是造成资料的分割、繁琐、交叉重复。篇目设置时不要硬套分类学,硬套系统学,更不宜超越客观实际去追求认识上的科学性,应从实际出发,从特定的历史内容出发,既要注意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又要讲求特殊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 资料的搜集鉴别和运用   方志资料是指经过搜集、整理后能 反映和 记述一 定行政区域(某个行 业)的历史 和现状 的材料。资料搜集齐全是做 好修 志工作的 基础。资料搜集要 注意时间范围和 空间范围。时间范围是 指志书的 断限 时间内即在志书 断限内,资料横不缺项 ,纵不断 线 。空 间范围 是指志 书的区域性 和 行业性(地 方性、空 间性),空 间范围要 满界 ,也 就是现行行政区域范围资料要 满界,特别是反映全 貌 的数 据资料不满界 不能  使用。资料搜集齐 全 ,包括文字资料(图 书、档案、私人笔记等)、实 物资料(文物、遗迹、遗 址 、碑刻、图片资料)、口 碑资料(回 忆录、方言,传说、民 谣 等)、电子或 其它资料(缩微 资料、机 读资料、网 络资料、音 像资料等)。对 搜集到的大量资料,必须通 过考证,分析比较 等手段,进 行认真筛选,去 伪存 真。对 重要的 数据要实际 进行计算,看 分 、合 是否 吻合,相 对数、绝 对数,上下阶段数据是 否符合逻辑和 实 际。对 典型人 物、重要的  人和事、社会敏感性的史实,改革开放重大方针 及其史实等,要查阅 和研究记载这 些史料的多种版本或找实践者 ,知 情人核实。对 交叉 互见的资料,如总述、大 事记的 交叉 材料,要 反复核实,最 后有 专人把  交叉  的材料抄 录出来核实。使用资料时 要注意资料的 真实性、同 一性和地方性。在 编修过 程中,对 于大量的文字资料、数字 资料、图 表资料必须 分 类科学,记 述合理,表述 准确,运用得 当,防止资料堆砌。在志书中恰当的插入一些形式精美、内容丰富的图片,能 增加志书的美感 ,做到图 文并茂 ,增强志书的可读性。随文插图一般10000字左右插一幅为宜。
    3. 记述要具体详尽   乡镇志记述的地域较小,没有市(县志)内容丰富,因此不能搞小而全,多而空。乡镇志要记述具体详尽,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事物要记全。一件事物,不仅要记述它概貌、因果,而且要具体记述它发生的背景、条件、发展过程、曲折变化。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要记述发生的背景、条件、发展过程、先行单位、结果,而且要记述这一变革的原因、具体内容,如承包对象、耕地划分、责任制的内容、权利义务及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变化等等,这样才能使人们了解这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二是要有典型性。如《名山镇志》工业篇,所选取的厂矿、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等都要有典型性。三是要有人物。地方志记述的事物,除自然部分外,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因此在记事物的时候,要注意用以事系人之法把那些起过重要作用或有过重大贡献的人的事迹扼要的记述下来,做到见物见人。

【打印正文】